2023年,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测试火爆全网。从微信广告到音乐应用,从心理分析到职业规划,随处可见的MBTI不仅成为时下流行的测试游戏,也是人们在纷繁复杂、节奏加快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审视、认识自我的手段。不少人根据测试结果对号入座,判定自己是i人(内向Introversion),或是e人(外向Extraversion),甚或作进一步的细分,进而对自己的性格、行为贴标签分析与推演。
MBTI中8种性格特征最初来源于荣格心理学。荣格在他的理论中提出人格面具、梦的解析等多种理论,为临床心理学做出重大贡献。如今,市面上流传的部分MBTI测试并非专业心理学人士设计,其科学与可信度有待验证。但不可否认的是,正规MBTI测试在提出近百条问题后,能够给出一个相对准确的性格分析。
换个角度看,这类测试的意义在于重新认识自己。它通过运用一定的规律总结帮助测试者分析日常行为所反映出的性格特征,使测试者宛如看见“心灵的镜子”,为人们认识自身固有性格特征提供了便利手段,但绝不能因此轻易将其奉为性格指南与行为准则。一方面,此类测试仅仅反映一定程度的倾向,每个人的经历、习惯等千差万别,不是简单的性格指标能一以概之。另一方面,能把握个人思维、行为的只有人自己,同时每个人都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完善自我,而非一成不变,不是简单地贴上i人或e人的标签就可以判定一个人的为人处事之道,乃至未来人生路径。无论如何,认识道路是自己决定并为之奋斗的,不能轻易被他人摆布。
人生的话题或许有些严肃,从轻松的话题讲,MBTI测试更多地是当下网络社区的又一宠儿。仿佛之前的星座、血型以及更早的生辰八字、姓名拆字等分析,都曾风靡一时。它们更多的还承担着网络社交工具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更快找到交流话题,也丰富了人们的社交体验。如何应用、看待MBTI的泛化运用工具并没有一个定论,对事物的应用取决于人的意志。MBTI是日新月异的社会产物之一。它顺应人们在同质化生活中寻求特质化的需求,是个人的力量无法抵抗的时代潮流。生活在信息时代,不能轻易固步自封、止步不前,也不能盲目听从,人云亦云。
当今时代需要的是把握时代脉络、吸收各种有益信息,不断更新审视自己并发挥个人独到之处,积极作出个人的选择,做更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宝贵的个人意志与特征,而不应轻易被外在事物或标签蒙蔽心灵、麻木自我。坚定意志、积极求知,展现自我,i人e人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