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有自己的“精装公寓”,每袋危废都有专属“电子身份证”,危废全过程信息管理助力无废工厂创建……这是“无废工厂”——湛江钢铁里的“一景”。
湛江钢铁高度重视“无废工厂”建设,按照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降低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2024年,固废实现100%综合利用,危废合规处置率100%,实现创建目标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在湛江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召开的首批“无废细胞”创建项目授牌仪式上,湛江钢铁荣膺“无废工厂”称号。“无废工厂”的创建标志着湛江钢铁在践行“无废城市”建设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固废仓储中心+危废全过程信息管理
助力“无废工厂”创建
在湛江钢铁,连固废都有“精装公寓”!
记者走进湛江钢铁厂区发现,该公司的固废仓储中心实现了固废分品类、全封闭式的规范化贮存:高炉水渣、钢渣尾渣、废耐材、无价污泥等固废在这里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杜绝扬尘渗漏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危废仓库内配套的危废中转库足有半个足球场大,四层立体货架整齐排列,两套VOC尾气处理活性炭吸附装置和消防安全系统为仓库保驾护航,为危废贮存提供了全天候的硬件保障。
危废仓库自建的固废信息化系统上,每袋危废都有专属“电子身份证”!通过自主开发的危废APP扫扫二维码,可以像查快递物流般追踪其处置全流程跟踪管控信息,从车间回收到最终处置,所有数据全程“云端奔跑”不落地。
此外,作为首批将危废全过程管理信息实时接入市固废管理系统的单位,湛江钢铁还配备了“环保天眼”系统——多个智能联网摄像头实时播放固危废动态,仓库里的多功能终端可实现称重、打码、扫码一气呵成。危废进出库数据和管理部门“云同步”,数据秒传监管平台,实现危废管理透明精准。
固废减量化如何“化腐朽为神奇”?
这座不断进化的“无废工厂”,是如何改写“大工业必有大污染”的旧剧本的?
湛江钢铁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实现固废不出厂,源头减量是关键,湛江钢铁从技术和管理角度采取了多项措施降低固废产生量。通过工艺、原辅料和参数调整的方式,降低OG泥产生量;通过调整冷却器温度、优化压滤机参数等措施降低含硅污泥产生量,焦油渣经过干化分离减量效果显著处理后的煤焦油从危废变为副产品,实现源头产废量下降。
在管理上,为减少危废空药剂桶的产生,湛江钢铁从采购源头着手,提升药剂桶的质量等级,确保药剂桶至少能使用两次,废铁质桶则被破碎压扁制块后返转炉利用。
在设备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废油和含油抹布是常见废弃物。为最大化利用资源,湛江钢铁改进了抽油方式和吸油管的倾角,降低桶壁残油量,实现了“用尽最后一滴油”的目标。同时,推广抹布源头分发量,遵循“能用尽用”原则,显著减少抹布的浪费。
废料、废液“重生”的秘诀
固废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何“变废为宝”是核心。湛江钢铁在设计阶段就重视固废资源化利用,厂区的固废处置秘诀就藏在固废处理中心,该中心通过加工处理提高固废利用价值,让废料“重生”。
废料的“重生”离不开转底炉。高炉二次灰、OG泥等含铁含锌尘泥都会在转底炉进行处理,还能分离出可售卖的氧化锌粉,实现了含铁尘泥100%厂内返生产利用。此外,厂内产生的工业垃圾会集中运送到分选中心,通过多道分选工序,废料“重获新生”,废纸、废木头等通过外销提升利用价值。
无害化处理方面,针对冷轧含铬废液这类“毒素”,技术团队化身“解毒人”,自主研究开发解毒装置实现远程化、自动化操作,使六价铬解毒为三价铬,解毒后的废液返转底炉替代工业水使用,实现“无毒”提级利用。开发废油脂复合降粘技术,预处理后返发电锅炉掺烧,将危废转化成含碳资源。
眼下,湛江钢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循环经济为路径,不仅成为湛江市“无废城市”建设的标杆,更为全国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湛钢经验”。未来,湛江钢铁将持续以“生态红线、环境底线、系统上线”为驱动力,深层推动固废高附加值、高循环利用率,高度融合环保底色和发展主色,全面助力“无废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