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总结过去一年的成绩求真务实,科学谋划了下一步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重点突出、措施有力,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深耕农业40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林水栖看到新希望。
报告提出,出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这一政策既是优化基层治理的‘金钥匙’,更是赋能‘三农’发展的‘强引擎’。”林水栖认为,构建全社会信用体系将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在实践层面,湛江推动信用体系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模式正在释放乘数效应:通过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库,让诚信农户获得“免抵押”惠农贷款;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将环境卫生、邻里互助等纳入信用评价;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用“信用身份证”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这些探索有效破解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乡风文明建设乏力等难题。
林水栖提出,要建立差异化农村信用评价标准,强化涉农数据互联互通,深化“信用+产业”应用场景。让诚信成为乡村振兴的通行证,既培育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更构建起金融活水润泽田园、数字赋能产业兴旺的良性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