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抗议’!为什么你们可以玩手机,我就不行,这不公平!”“小豆荚”气鼓鼓地站在客厅中央,像一只要炸开的气球。这是上周五晚上发生在我们家的一幕,“豆荚”爸爸放下手机,若有所思地说:“看来,我们家需要一份家庭规则了。”
“家庭规则?”我和“小豆荚”异口同声地问,连正在喝水的小猫咪都忍不住探出头来。“对,就是家庭规则。”爸爸说,“不过,这次要大家一起制定,每个人都要参与。“那大人违规也要接受惩罚吗?”“小豆荚”好奇地问。“当然啦,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家的主人,一起制定的规则所有人都要认真遵守,违规就要一视同仁接受惩罚。”
我们决定用“圆桌会议”的方式,讨论家庭规则制定的思路。
家庭规则制定思路:
1、头脑风暴:每个人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规则;
2、分类整理:将提出的规则进行分类,例如生活作息、学习习惯、家务分配、电子产品使用等;
3、讨论协商:对每条规则都进行讨论,协商出大家都认可的方案;
4、书面记录:将最终确定的规则记录到纸上,并张贴在家中显眼的位置;
5、定期回顾:每周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回顾规则的执行情况,并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经过2个小时的讨论,我们的家庭规则终于“诞生”啦!爸爸把规则书写在纸上,“小豆荚”负责装饰边框。最后,我们郑重地在“规则”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还按了手印。
现在,每当我们因为某些事情产生争执时,就会一起看看墙上的“家庭规则”。它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条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如何沟通、协商和互相理解。原来,制定规则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为了让家变得更温暖、更有爱。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庭规则”诞生记,一个充满欢笑、争执、理解和成长的故事。它时刻提醒我们:孩子只是年龄比我们小,但智慧和能量可不比我们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