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湛江这片红土地上,有一种独特的风俗——年例,它像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流淌在每个湛江人的血脉里。
湛江的春节从腊月末便拉开序幕,一直延续到各条村的年例全部结束,这年才算真正过完。此时的湛江,仿佛沉浸在一场经久不息的欢乐盛宴之中。
湛江的年例那可真是热闹非凡,甚至比过年还要红火。每个村庄都拥有专属的年例日,通常从年初二起,就陆续有村庄开启年例的序幕,其中元宵节当天及前后几天更是高峰期,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主家从年例前一天就开始忙碌:杀鸡拜神、买好酒菜、备好桌椅,等待次日宴请亲朋好友。年例那天中午,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戚朋友就会提着一箱饮料或水果等前来“吃年例”。桌上摆满了湛江特色美食:白切鸡、清蒸鱼、炒花蟹、沙虫汤……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大家围坐在一起,举杯畅饮,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年例这天的重头戏是各种民俗表演。我总是挤在人群中踮着脚尖看热闹,生怕错过任何细节。我最爱看的是飘色。孩子们穿着华丽的戏服,站在高高的铁架上,由锣鼓队开道,缓缓向前移动。他们扮演着各种历史人物和神话角色,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耀眼。有一次我邻居的表妹扮演“穆桂英”,站在3米高的铁架上,成为移动的风景,那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这传承四百年的非遗,至今仍在半岛演绎着惊心动魄的美。
夜幕降临,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整个村庄。村民们仰头观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烟花的光芒映照在每个人的眼中,仿佛将美好的愿景都融入了这片星空。
点评:文章生动描绘了湛江年例的盛况,从准备到庆祝,展现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和欢乐氛围,让读者身临其境。
指导老师:张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