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江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那一天,在江心岛举行了隆重的成立仪式。现场除了二十五名离退休人员,还有三十名中学生和几名在职教师。大家一致推举李维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李维退休了,他不喜欢打牌,也不爱往人堆里扎,唯一的爱好就是看看书,或写点东西。退休后,李维计划找点适合自己干的工作。有私立学校打电话来聘请,但李维觉得私立学校过于困身,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便当场拒绝了。后来朋友介绍保安工作,李维觉得与志趣不合,也婉拒了。
一天傍晚,老王约李维去江心岛散步。早半年退休的老王被问及近况时,感叹道:“紧张的工作不想干,清闲的工作人家不请,突然闲下来还真不习惯。”这话说到了李维心坎里——退休后无所依托的日子,确实让人怅然若失。
江心岛四面环江,岛上树木成荫,郁郁葱葱,宛如水墨画卷。二人沿江漫步,但见清澈的江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一群白鹭从林间翩跹而出,掠过江面画了个圆弧,又隐入绿荫深处。此情此景让李维想起自己获过市环保征文一等奖的散文《美丽鉴江》。鉴江作为粤西最大河流,因“其水澄清如镜”得名。干流自信宜庄垌村虎豹坑发源,蜿蜒经信宜、高州、化州三市,至梅菉与袂花江、小东江交汇,终在吴阳镇沙角旋奔流入海。执教时,李维常教导学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爱护眼睛般守护鉴江,像保卫家园般保护母亲河。”担任语文科组长期间,他还在全校发起“爱护鉴江、美丽鉴江”征文活动,将优秀作品刊于校报。
这时,李维发现江边漂浮着一些枯叶,还有几个矿泉水瓶,李维俯身把矿泉水瓶和树叶捞起来。这时,李维灵光乍现,呼叫起来:“我找到新工作了!”
老王疑惑地看着李维。李维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王。老王连连点点头:“这份差事不错,既有意义,又适合退休人员。”
第二天,李维吃完早餐就匆匆出门。老伴问他干啥去。他说:“我有了新工作。”老伴又问他什么工作。李维想给老伴一个悬念,没有告诉老伴就走了。老伴和他同年退休,老伴退休后接受原校返聘。
李维和老王的工作,就是打捞鉴江水面上的漂浮物。以前,鉴江水面上漂浮着大量水浮莲。这种植物繁殖速度快,易破坏水环境,环卫部门常需派人打捞。如今鉴江水质改善,水浮莲已很少生长。然而,江面仍有枯枝、落叶、塑料瓶、塑料袋等漂浮物,需要人工定期打捞。
李维和老王来到江边,江边停泊着一艘木船,是环保部门打捞水浮莲用的。可是,船上一条铁链连着岸边的石墩,上面还有一把锁锁着。没有船,李维和老王只好沿着江堤打捞岸边的漂浮物。李维和老王每人制作一个网兜,一头缚着竹竿,看到漂浮物,就用网兜捞起来,再丢进垃圾桶里。
中午时,李维的学生——环保局的王主任经过。他看到李维,上前打招呼。当发现李维和老王正在工作后,王主任称赞了他们的奉献精神,还特地叫人打开木船上的锁链,方便二人打捞漂浮物。
一天,李维和老王正撑着木船在江里打捞漂浮物,儿子打来视频通话。原来是儿子听母亲说父亲有了新工作,担心他吃不消,打视频电话来“查岗”:“爸,你在干啥呀?”
“我在游鉴江呀。”
“我还以为你游览漓江呢。”
“江心岛三面环水,美景如画,若鉴江的水像漓江一样碧绿,江心岛不但成为网红打卡地,说不定还会吸引很多人来鉴江泛舟呢。”
李维儿子在梅菉一所中学任教,去年成家,他曾劝李维,退休了就去旅游,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去寻找诗和远方。
不久,李维和老王的事迹让一位电视台记者知道了。记者把他俩的事迹报道了。
李维和老王的事迹引起热烈反响,市环保局、团市委联合发出招募护江志愿者通知。通知一发出,很多老同志积极响应,于是,“护江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
这时,李维看到儿子也在志愿者队伍里,问儿子:“你来干啥?”
儿子说:“妈知道你参加志愿者服务队,动员我也来参加。老爸退休还发挥余热,儿子可不能落伍。”
志愿者拍照合影时,李维带领大家一起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