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桥通财通奔富裕,岛民走上快车道”

2025-03-21 11:02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记者简陈明 图/记者郎树臣

群众走上冬松岛大桥庆祝通车。

“烟花燃鸣亮边天,庆祝海岛桥开通,全岛欢腾胜过年……”3月20日,在刚刚通车的冬松岛大桥上,岛民们唱起雷歌,庆祝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冬松岛近8000岛民终于盼来了这一天,他们告别靠渡船出岛的历史,走上致富发展的“快车道”。

交通不便出岛难

冬松村位于徐闻县和安镇东北部,面积4.8平方公里,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孤岛。该村委会总户数1460户,人口占和安镇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村民世世代代以浅海捕捞和浅海采海及养殖为生,出入主要靠渡船。

许多冬松岛人都有这样的记忆:每逢重要节日,大批冬松岛人要返岛过节,进出岛高达上万人,他们集中在和安码头坐船,但仅有几艘轮渡,一艘船核载24人,有时在码头等半天都回不了家。由于潮汐的原因,潮水低位时岛民只能绕远路到土港码头坐船,不仅时间长,还要多花钱。

今年85岁的蔡朝辉经历过“出岛难”,他告诉记者,由于交通条件落后,海上事故时有发生。为了保障冬松岛群众进出岛安全,每逢重大节日,冬松岛10个自然村的村干部要轮流坚守在码头一线,避免群众蜂拥上船导致意外发生。

今年83岁的冬松岛南头村村民叶珠富的老伴说,由于交通不便,加上当地的医疗基础设施不完善,如果遇上台风天,有的病危岛民出不了岛,有的产妇还面临着生命危险……

蔡朝辉告诉记者,由于冬松岛物资进出要靠船运输,岛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制约,建一间两层的楼房,就要比陆地上多花十万元的运费。岛民出海捕鱼回来,遇着台风天,断水断电,没船运出海岛,只好眼睁睁看着海产品烂在码头……

冬松村党支部书记胡红建说,早年间冬松岛需要靠人划着木船进出,一旦退潮,木船也无法过海。村里曾尝试过用人工挑土的方法在公港到冬松岛之间填出一条路来,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岛民同心助力大桥建设

蔡朝辉老人告诉记者:“我们做梦都想着冬松岛有桥。”

在外地创业回到家乡的胡红建在微信朋友圈发出长文,提出了冬松岛修桥的期盼。他的设想引起了许多岛民的共鸣,也有人说这是白日做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多次调研,2021年底,徐闻县冬松岛渡改桥(独立桥)工程宣布正式开工,并成为广东省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蔡朝辉告诉记者,为了支持建设大桥,村民们踊跃捐款,有的多达数万元。为了能加快修桥进度,村民自发捐款200多万元,填土建造1.4公里的路基工程,以方便施工方顺利将设备开进工地建桥。

村民们时刻关注着建桥进度,一旦由于天气原因停工两三天,村干部的手机就会被“打爆”,他们生怕项目半途夭折了。

大桥建设接近尾声,每天约有上百名村民聚在桥面的围挡外,看着桥面一步一步地靠近冬松岛。大桥通车前的日子里,岛民的心情越来越急切。蔡朝辉说,临近通车,岛上的群众自发组织上百人清理建筑废料残泥,为后续的水泥摊铺、标线争取时间。大桥完工后,岛民几百人上桥打扫卫生,清洗桥面,迎接大桥通车仪式。

多方联动克服困难建大桥

在大桥修建前期,面临的困难不少,桥梁修建涉及多个部门的沟通问题,包括海事部门、海洋局等。政府部门不断协调交流,进行严谨科学的规划,最终推进项目建设。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工段长曾令治是跨海大桥工程的见证者,在大桥建设中,他需要面对很多地理环境和技术上的难题。据了解,冬松大桥全长2.78公里,桥梁跨越冬松海。桥梁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克服地形地质复杂等困难,科学组织施工,严格把控质量,最大限度减少了海上作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桥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潮水的影响,潮水一上来工人就无法下地作业,因此每天需要盯着潮汐表作业,一旦遇到适宜动工的潮水位,便抓住机会赶工期。过去一年里,大桥工程克服了生态环境、潮汐环境、地质环境的影响,更是成功抵御了超强台风“摩羯”的冲击。

海岛圆梦,“桥通财通奔富裕”

“桥通财通奔富裕,岛民走上快车道”,随着冬松岛大桥的通车,村民们欢歌笑语,庆祝冬松岛即将进入发展致富的“快车道”。

冬松岛拥有海滩涂1933.30公顷,网箱养殖1300平方米,红树林60.60公顷,人造林80公顷,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同时,海域水质好,原生态无污染,物产丰富,盛产对虾、乌贼、章鱼、青蟹、花蟹、鳝、螺贝等海产品,村里经济收入主要以捕捞业、浅海采海、养殖业为主。大桥通车后,渔民们的渔获可以拉到岛外售卖,增收致富。

近年来,冬松村整合资源,投入37万元,将敬老院旧址改造为当地第一座民宿“渔家小院”。民宿的设计风格充满了浓厚的渔民生活气息,从精心挑选的复古家具,到满载故事的墙壁挂画,充满了海边的韵味和历史的厚重感。游客还可以亲身体验打渔、赶海的乐趣,感受那份靠海为生的生活态度;可以品尝到由新鲜海产品制作的美食。胡红建告诉记者,未来希望能利用好岛内资源,举办采海节,吸引更多的旅客来游玩。

面对未来,冬松岛人将在把岛内民宿搞起来的同时,利用好当地生态资源,打造农文旅融合的冬松岛“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旅游”新业态。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徐闻冬松岛大桥建成通车
  • 央视导演杨东升喊你来看“湛江文旅大戏”
  • “东海嫁”唱响海岛“非遗风”
  • 中交四航局三公司为生态湛江充“植”
  • 爱心进社区  服务惠民生
  • 湛江首次实现琼州海峡无人机巡航全覆盖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