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26日是广东省第四十四届“鸟节”和“爱鸟周”,今年主题为“爱鸟护鸟 万物和谐”。广东作为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历史记录有野生鸟类584种,迁徙候鸟412种。日前,省林业局印发《春季护鸟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自3月10日起在全省开展春季护鸟专项行动,4月30日结束。(据3月21日《湛江晚报》)
这些年,我市积极响应号召,结合本地实际,推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爱鸟护鸟措施。例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以及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向广大市民普及爱鸟护鸟的理念;在执法层面,我市相关部门严格执行相关要求,对非法猎捕、交易和食用鸟类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栖息地,我市还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用于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植被覆盖率,为鸟类提供更加适宜的生活环境。
尽管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部分市民环保意识淡薄,对鸟类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侥幸心理,非法猎捕并贩卖候鸟。另一方面,非法猎捕工具和技术手段不断升级,给执法带来新的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制约着整体工作的推进速度。
从《工作方案》的内容中可以看到,这次专项行动不仅为我们指明方向,更为我们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例如,通过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各级林长和生态护林员的作用,加强对鸟类及其栖息地的巡护管理。同时,严厉打击非法猎捕、交易和食用鸟类的行为,确保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此外,加快推进鸟类保护监测站建设和栖息地修复进度……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定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为这些“蓝天精灵”保驾护航。
保护鸟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虽然我省有春季护鸟专项行动和“爱鸟周”等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爱鸟护鸟的工作仅限于特定的时间段。实际上,爱鸟护鸟是一项贯穿全年、永无止境的工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点滴做起,比如减少塑料垃圾,避免破坏鸟类栖息地;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为鸟类提供更多的栖息空间;支持并加入各类环保组织,共同推动生态保护事业的发展。当然,我们也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不购买、不食用野生鸟类及其制品,用实际行动支持爱鸟护鸟行动。
爱鸟护鸟没有期限,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持续关注和努力。让我们携手同行,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