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湛江日报3月26日报道,过去一年湛江市用心用力用情办好民生实事,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中对“一老一小”的关心关爱尤其令人感动。
先说“一小”。过去一年,全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00%拨付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提标所需资金,乡镇中心小学、乡镇寄宿制初中标准化全覆盖,协调推动优质高中与县域高中签订帮扶协议并开展相关帮扶活动,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个案辅导和自护教育。
再说“一老”。全市已建成长者饭堂(中央厨房或就餐点)138家,实现镇(街)全覆盖,解决老年人“做饭难”“就餐难”问题;投保老年人意外综合保险方面,全市“银龄安康行动”参保人数133.56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参保率100%,实现全覆盖;耐心周到地为老年人年审和办理乘车卡、购买乘车险,让老年人畅享便捷温暖出行。
202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突破3亿,与此同时,随着“二孩”“三孩”家庭增多,婴幼儿照护需求快速增长。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已成为关乎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课题。
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爱老人,重在加快健全养老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全方位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努力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要把实事办到老年人心坎上,像全市老人饭堂镇(街)全覆盖,就是让老年人“暖胃”更“暖心”的重大民生工程、幸福工程。
加大教育投入,让未成年人无忧无虑健康成长,我市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还要注重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的适儿化改造,将“儿童友好”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规划。要着力推进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让孩子们在关爱中享受幸福美好的童年。
幼有善育,老有颐养,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也是党和政府的关切所在。要更加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不断整合医疗和养老资源,为老人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便捷、更加贴心的医养结合服务。要关心老人精神上的健康,办好老年大学,强化社区适老活动,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入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过上更加智慧的养老生活。
精准服务“一小”,筑牢“护苗”防护墙。要着眼孩子成长的现实需要,以法治、科普教育为重点,高质高效推进儿童之家建设。要完善基础配套,增强功能品质,打造更多孩子们的“快乐驿站”。要提高托育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幼有所育”“幼有善育”的服务需求,护航“一小”快乐健康成长。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一老一小”有保障,千家万户才安心。要以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行动,回应“一老一小”的关切;以织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的力度,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要健全对“一老一小”更加多元、更加优质的服务,让“朝阳”更蓬勃,“夕阳”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