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麻章法院:“示范调解+批量化解”巧解商标侵权纠纷 护航“红江橙”品牌发展

2025-04-21 15:33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文/记者李亚强 通讯员王静惠 邱海龙 王晓军 图/通讯员邱海龙

红江橙是湛江特有的柑橙品种,多次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广东名牌产品。红橙产业带动了数万农村劳动力就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近日,麻章法院成功化解一批涉“红江橙”商标侵权纠纷,“一揽子”调解广东某农场有限公司与59家水果经营商铺商标权侵权纠纷系列案件,使即将走向法庭对抗的双方找到了共赢的出口,在维护原告方合法权益的同时,又为市场主体留足了发展空间,助推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平衡。

调解现场。

难题:庭前“维权”视频热传引议论

“王法官,您看到了吗?”法官助理突然举着手机快步走来,“网上那些水果店维权视频,就是我们法院正在审理的系列案件,现在水果销售行业的圈子里都在传。”

3月22日,系列水果店维权视频在网上流传,引起了麻章法院王静惠法官的注意。而这系列视频,正与该院此前刚立案不久的商标侵权纠纷系列案件有关——广东某农场有限公司向麻章法院提起45件侵害商标权诉讼,主张59家水果商行、超市等商铺及其经营者涉嫌销售假冒“红江”“红江橙”注册商标的橙子,侵犯“红江”“红江橙”商标的专用权,诉请停止销售侵权产品并赔偿2万至6万元不等的经济损失。该批案件已排期开庭,并委托给了法院特邀调解员、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律师进行调解。

“不能任由舆情发酵,必须马上处理,妥善化解。”王静惠第一时间向特邀调解员了解前期调解情况。

“通过多次法律释明和疏导,一些经营者已逐步意识到侵权行为的存在,但绝大多数商铺在商标侵权认定、赔偿金额协商等关键问题上仍存在较大争议。”特邀调解员反馈称,“很多商户反映由于销量和营业收入不高,赔偿能力有限,请求降低赔偿金额或不赔偿。”

经过检索同类案件裁判情况,结合公证材料等证据,王静惠确定“侵权事实明确、赔偿标准统一”的裁判思路。但也意识到,若法院对这批纠纷直接作出裁决,表面上似乎解决了问题,但必定加剧双方的对立情绪。

“考虑到该批纠纷涉案群体多,关系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事关个体工商户经营生计,能够调解处理的效果最好。”王静惠联合特邀调解员继续与双方开展调解工作,并结合各地法院对此类案件的裁判情况和部分小微商户经营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前期费用+企业商户未来合作共赢”的调解方案,尝试打破僵持局面。

调解现场。

破题:示范调解打开突破口

在与双方的进一步接触沟通中,王静惠了解到,原告广东某农场有限公司提起诉讼的目的主要是维护品牌发展,表示“赔偿并非诉讼目的,重在制止侵权”,认可并接受法院提出的调解方案。

由于涉案商铺已建立聊天群,形成“抱团维权”现象,王静惠遂引导原告对各个被告商铺拟定差别化调解方案。根据原告提出的调解方案,王静惠走访部分有调解意愿水果商户,深入了解经营情况,建立“一商户一方案”调解机制,在团队多次电话沟通下,成功召集17家涉诉水果商铺经营者到法院“面对面”展开调解。

一开始,该批商户经营者对于被起诉侵权很不理解。“我们销售的都是从农场果园进货的橙子,外包装箱也是果园提供的,就算起诉也不要找我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调解现场对抗情绪依然激烈。

“如果商品并非由原告或原告授权提供,但外包装箱上突出标注了注册商标及原告企业名称,商家没有尽到合理审查义务,应对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调解中,王静惠从释法明理、柔性引导的角度出发,结合原告提供的证据材料,明确告知商铺行为构成侵权,并展示类案判决结果,强调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同时,介绍了何为商标权、经营者法律义务以及赔偿责任的构成,引导商家树立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意识。“作为商家,在采购商品时应对所售产品是否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进行审查。”

通过现场普法,被告的情绪由对抗转化为配合调解工作。

“原告公司已经将赔偿金额调低了,只是收取前期支出的律师费、公证费等一些必要开销。”王静惠结合各地法院同类案件裁判情况,经过近2个多小时的释法引导、耐心调解,该批商户接受了原告提出的个性化调解方案。

在王静惠的主持下,17家商铺与原告签署调解协议,当场支付侵权赔偿款项,全部履行完毕。

结局:60多人“维权群”变“生意群”

在“首案”达成调解协议后,王静惠团队迅速开展第二、第三次调解工作,将“首案”调解结果作为处理该批案件的“范本”。同时,调解结果在涉案水果商铺的聊天群陆续传开,不少商铺经营者主动联系法院开展调解工作。

考虑到案件涉及多地当事人,原告也已制定个性化调解方案,王静惠运用“电话调解+现场核验”双轨机制,一方面安排特邀调解员、法官助理通过电话跟踪调解,提前协调合理方案;另一方面,由其和书记员按照当事人约好的时间组织签订调解协议,避免了双方来回奔波,也为纠纷化解提速。截至4月16日,王静惠团队分工协作、高效推进,成功促成余下42家涉诉商铺与原告达成调解协议并履行完毕。

不到一个月时间,该批案件调撤率达100%,调解结果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实现“调解一案、解决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倾心调解促发展 公正司法保知产”。原告广东某农场有限公司向麻章法院送来了锦旗,对王静惠团队表示感谢。“全流程、全周期的司法服务,让人真切感受到打官司不求人的公平与便利。我司已将案件调解成果转化为品牌保护案例库。”

让人欣喜的是,许多商铺经营者不仅意识到知识产权重要性,还主动表示要和原告公司合作销售正宗的红江橙。

近年来,麻章法院立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职能,坚持调解为先、快审快结,探索“首案示范+类案调解”解纷模式,打造知识产权“快保护”通道,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实现权益保护与矛盾化解的双赢。今年以来,麻章法院已办结知识产权民商事案件558件,调撤率47.06%,平均审理时长28.21天,以高效审理及调解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莫松萌
值班编委:林小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第八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活动在我市举行
  • 谷雨时节 拥抱自然
  • 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诗韵春意 乐动赤坎
  • 霞山挺起制造业“硬脊梁”  奏响产业强区奋进之歌
  • 激发参赛热情,推动体育发展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