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市第八小学一教室内鼓点铿锵,狮影跃动,一场“非遗融入生活·习惯传承之美”综合课程暨“家长讲座进教室”活动正在开展,孩子们化身“小狮子”,通过音乐律动、非遗探源、动作研习等环节,沉浸式体验舞狮文化的魅力,感受传统技艺与习惯养成的融合之美。
“咚!咚!锵!”活动开始,《狮王进行曲》的节奏响彻教室,孩子们踏着欢快鼓点蹦跳入场,在老师引导下昂首挺胸,瞪圆双眼,模仿狮子威风凛凛的神态。随后,家长代表通过PPT图文与《舞狮》纪录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述“舞狮”的来源。从汉代“象人”到唐代宫廷狮舞,从驱邪纳福的民间信仰到列入国家级非遗的文化瑰宝,孩子们在“狮头”道具的传递触摸中感知历史温度。
“马步扎稳,狮头随鼓点‘探、抛、跳’!”大屏播放专业舞狮视频后,家长分解示范“碎步疾行”“三抛狮步”等动作。孩子们两两结对练习,随鼓声节奏跳转腾挪,经过磨合,孩子们学会了听音乐节奏舞狮子的本领。
活动将非遗项目融入“行为习惯养成”课程,通过“课堂学文化+家长进教室”模式,以“亲子共学”打破非遗传承壁垒,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中学习了舞狮的起源、历史和相关非遗文化,也通过合作表演,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