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双减”后新学期首个周末,孩子们在干啥?

2021-09-07 10:42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记者曹龙彬 通讯员罗红波 实习生陈思滢

今年暑假,国内教育界最大的举动莫过于“双减”政策的落地,或者说,近十几年,教育领域最大的动作也莫过于这次的“双减”政策了。

以前习惯了一个培训班送到另一个培训班,孩子也似乎习惯了这种节奏,现在一下子少了这么多事儿,家长及孩子们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9月4日和5日,是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地后首个开学季的周末,记者走访了赤坎、霞山等地的书店、公园、图书馆、体育艺术等非学科培训机构等,以及采访了我市一些家长、学生及教育专家等,以期探索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愉快又充实地过周末。



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是关键。近日,记者做了一个小调查,很多中小学生之前都参加过学科培训,“双减”政策实施,家长们又是如何看待呢?

市民曹女士在事业单位工作,孩子正在上初中。她表示,孩子在小学高年级参加过学科培训,大多是参加数学培优之类,上初中后就转为自学为主了。

“这个周末,时间由他做主,我家孩子过得还算充实快乐。他利用半天时间预习课本新知识,下午约同学打篮球,其余时间都是去书店看书了。”曹女士说,关于“双减”,她持赞同态度。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正确看待减负政策,能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做到不唯分数论,减少参加校外机构培训,既减轻孩子学习负担,又可以减轻家长经济压力,何乐而不为呢。“其实,我们很多家长都是过于信赖课外补习了,认为‘厚积’必能‘薄发’,过于强调挖潜,却忽略了孩子的自身资质是存在差异的,不能一概而论。我的孩子上初中后,我更加支持他周末多看书,多运动,还有准备让他学点音乐美术,正确处理学科与非学科的关系,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做书呆子,坚信‘广种方可博收’。”

曹女士还建议,“双减”政策出台了,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思考自己认可的教育观点,让家校教育皆回归常态,不随波逐流,不盲目攀比,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林女士是一名公务员,孩子读小学四年级,之前经常送孩子参加学科及艺术培训班,周末两天时间,一个培训班接着另一个培训班不停地接送,小孩喊苦,大人也叫累。“双减”政策实施后,她积极响应号召,果断取消了学科培训,目前只保留孩子喜欢的舞蹈课程,其他的空闲时间,就陪孩子去公园跑步、去书店看书等,周末充实又快乐。

杨女士的女儿今年上五年级,之前只上外语培训班,没有参加其他学科培训。这个周末,她让女儿去参加滑船、跑步等户外为主的活动,孩子也喜欢。

“取消学科对我们影响并不大,我比较佛系,一直坚持让孩子多学习课外的东西,多陪伴孩子让其身心健康发展,让孩子做其喜欢的事,这比当什么学霸都好。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谁也代替不了谁,家长对待子女也应该如此!”杨女士说,女儿喜欢做手工、画画、摆摊,每逢周末,女儿就到赤坎古玩街和文玩友分享手工作品和美术佳品,丰盈心灵深处的艺术世界。

对于如何解决家长困惑的“查漏补缺”“既要孩子减负,也要学业提升”“既要五育并举,也要科技强国”等典型问题,我市一业内人士认为,新兴的“人工智能+教育”模式给出了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教育”能对学情做精准分析,能对学习作个性化推荐,能以成效促信心,可以利用其作为学生的智能学伴,以及老师和家长的智能助教。因为AI(人工智能)老师更懂每个孩子,可以因材施教,补足短板,比如AI学习机、酷培AI学习系统等。



学生期盼增加公益运动场所

如果不参加学科培训,孩子们会去干啥?9月4日和5日,记者走访市区一些书店、公园、图书馆、体育场等发现,这些场所明显比之前热闹很多,特别是多了一些成群结队的学生哥学生妹。



“这个周末我们不补课,刚开学也没啥事干,于是约几个同学来公园转转,没想到还遇上同班另几个同学。”9月4日,在寸金桥公园,来自我市某中学的小吴告诉记者,他们读初二,之前参加过学科培训,今年政策严格不给补学科课,感觉有点闲,于是出来走走。

对于取消周末学科培训,他们不以为然,认为打球运动比补课好玩得多,只是很多时候找不到场地。“我们平时都是在学校打篮球的,周末学校不开门,体育场的人又多,找场地不容易,如果学校在周末下午也开放球场给我们打球就好了。”一瘦瘦高高的男孩呼吁说。



当天下午5点,太阳还很大,但在赤坎体育场,已经很多学生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一初中男生告诉记者,他们是这里的常客,每个节假日都会相约过来打球,因为场地有限,他们一般下午4点就过来“占场”,来迟了只有观望的份儿。“还有,这里到晚上7点左右,陆陆续续就有跳广场舞的大妈过来了,经常出现一边场打篮球,一边场跳广场舞的混乱场面,对双方的运动都有影响。”该男生说,希望市区能增加一些免费的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让他们充足运动,增强体魄。



9月5日上午,就读市区某小学六年级的小宇,正在霞湖公园和小伙伴打羽毛球。他告诉记者,从幼儿园开始上英语辅导班,上小学后父母给他报读了作文、数学、美术、钢琴、拉丁舞等课程,周末时间几乎“泡”在各个培训机构。小宇深知父母的期望很高,自己也努力,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

“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网游游戏,成绩落了下来,被妈妈发现后,请了一对一家教增加课程。这样一来,我很烦,更不想补课了。”小宇说,暑假时得知相关部门取消周末学科类培训,开心之余,也做好了学习和运动计划。新学期第一个周末,约上同学,来一场羽毛球赛,大汗淋漓酣畅,小宇直呼:“我在享受迟来的童年快乐。”



非学科培训逐渐升温

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区教培“重镇”赤坎跃进路湛江机械工业科技大楼和京基商业街等地发现,有的学科培训机构已贴出出租公告,有的甚至已经清空课室课桌椅。跟学科培训机构相比,艺术培训机构就热闹很多。



9月5日,记者在唐旗红舞鞋舞蹈教育集团艺术培训中心霞山分校区看到,很多家长正在前台咨询学习相关事项,而舞蹈室里,一群“小天鹅”正在翩翩起舞。据该中心负责人唐女士介绍,国家“双减”政策实施后,来该中心咨询和报名的家长相较往年有所增加,有些家长考虑让孩子多掌握一项特长的意愿比以往更为强烈。  

对于“双减”政策,她认为这是落实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心理负担,释放青少年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这是一个把学习的主动权重新还给学生的好方法。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掌握在自己手里,学自己喜欢的知识和技能,重燃学习激情。限制学科类培训时间,可以让学生尝试去学一门自己喜欢的特长,譬如舞蹈,能让青少年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做到优雅与高贵。这对其以后的学习,甚至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世界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实际上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人才的优势,谁就抢得先机占得主动。所以只有打破‘唯分数论’的选才模式,我们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画佳画美术培训中心负责人林先生告诉记者,“双减”政策实施后,特别是湛江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后,来该中心咨询和报名的家长相较往年也有所增加。

对于取消周末学科培训,他认为这是推行素质教育的“硬核”举措,对于家庭来说可减轻沉重的经济负担,对学生来说,是把童年还给孩子,让学生在周末、寒暑假有自己的时间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或学习,特别是体艺类的活动与学习,更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也符合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其实把美育纳入中考,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喜欢艺术的学生,也易于找到自信,学有一技之长,更易于融入社会,立足社会。”

据易建联篮球廉江训练中心相关人员介绍,在“双减”政策下,到该中心训练、运动的中小学生明显增多,比之前大约增加五分之一以上。对于取消周末学科培训和湛江市中考改革的方向,他表示势在必行。“多年前国家就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之前中考却注重成绩的考查,忽略素质的培养,以致培养了不少‘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次中考改革,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评,同时也注重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素质,这是学生的福音。”



专家建议

多方合力,让孩子们愉快又充实地过周末

“双减”政策下,家长、孩子们应该怎样愉快又充实地过周末?对此,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周仕德博士认为,这次“双减”政策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制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对于孩子们的周末怎样过,他建议,要从单一学科学习迈向多样活动学习。“以往周末,孩子们可以说几乎都在校外培训机构参加学科补习等活动,我们在实地多次调研中发现,孩子们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在经历寒假暑假培训机构老师第一次教学,开学后进入学校再来第二次教学,然后再回到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第三次学习,一篇课文常常出现三个不同老师教授三次的现象,令人生烦。”周仕德说,这次“双减”政策落地,对孩子们来说,周末可以有更多自由活动时间,可以去进行一些劳动、运动、艺术活动等有益于身心健康活动,这也是当前国家需要的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行动体现。

对于家长来说,一是加强学习。尽可能抽出时间学习,家长自身加强学习,以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目前,湛江市妇联、湛江市教育局、湛江市创文办三部门联合推出的“湛江市家庭教育进基层”巡回活动,对家长就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二是改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充分尊重孩子在文化学习之路上的差异性,站在孩子未来成人成才,成为一名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的人才观、教育观来正确对待自己孩子暂时表现出来的“不如意不满意”。

对于学校来说,一是质量提升。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缓解社会焦虑,降低家长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的冲动。二是遵守规定。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学校要严格执行“双减”政策,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要从学校高层引起足够重视,一旦查出严肃处理。三是师德加强。学校层面认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日常监管机制,完善教师师德师风考评体系,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对于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行为,必须采取“零容忍”态度。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一是提高站位。“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涉及众多部门职责,必须由党委和政府高位统筹、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确保各项举措切实落地。政府要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重点任务。二是明确要求。对涉及“双减”工作的各部门提出了明确工作要求,健全相关部门责任落实机制,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协调配合。对涉及的具体细节重大问题,如“如何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如何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如何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平衡性?”等认真部署。三是强化效果。将落实“双减”工作情况及实际成效,作为督查督办、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部门、学校及相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追究问责。

对于社会来说,一是资源供给。“双减”后孩子们必然要出来户外活动,作为社会场域的教育重要环节来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尽可能多建设或提供校外活动场所和资源。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博物馆等各级各类校外活动场所,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增加开放时间,特别是下午三点半之后、周末、寒暑假等,要向中小学生开放。二是社区服务。尽可能在现有社区功能基础上,增加社区教育服务,社区要建设学生活动中心,为学生在课后时间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提供活动场所。三是舆论正引。坚持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发展观,广泛深入宣传科学教育理念,要将人的发展要道德固本、日常生活的健康为本、文化品格的素质护本作为培养孩子的科学取向,努力破除“抢跑文化”等功利现象,不炒作考试成绩排名和升学率,不采用直接金钱奖赏等不健康、也是国家禁止的行为。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分数决定的,要营造良好社会育人氛围。

周仕德博士认为,在“双减”政策下,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学校要建立家庭教育领导和协调机制,规范设立家长学校,健全日常运行机制,配备家庭教育指导专(兼)职队伍,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更需要提醒的是,作为学校教师来说,亟需弥补家庭教育能力指导这个短板。要强化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这是新时代育人的新要求新挑战,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双减”政策将真正落地,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