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在我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湛江市,一条高铁隧道正悄然向海底掘进,即将突破千米大关。1月24日,记者来到中铁十四局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现场一派井然有序的施工场景。
盾构机就像“机器人”干活
湛江湾海底隧道地处坡头区麻西社区。
还有一周就是农历新年了,此时工地大门都挂上朱红喜庆灯笼,新年祝愿的春联和“福”字已贴在大门两侧,卡通虎吉祥物已经摆上,透露出浓浓的年味。
据介绍,“隧道建设采用一台超大直径盾构机掘进,只要一开机就不能停下来,必须24小时连续施工,直到隧道贯通的那一刻。”
隧道盾构机施工自2021年6月28日始发,经过半年的磨合,现在已经全部进入最佳状态,正进入大干阶段。项目部计划春节当天组织建设者开展娱乐游览活动,让大家稍事休息调整外,从大年初二开始继续进行施工。
在建设者的引领下,记者戴上安全帽,经过两处实名制通道,沿着梯笼步行到30米深的井底,便来到隧道施工现场。这里机械轰鸣,灯火通明,一条成型隧道蜿蜒延伸到很远。
从洞口步行800多米,终于来到了隧道掘进现场,但出乎想象的是,这里除了设备的轰鸣声以外,没有烟尘,看不到泥水,零星看到有身着橙色安全背心的工人在忙碌。
施工方告诉记者,采用盾构机开挖隧道,就像用“机器人”干活,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主要是机器施工,工人操作,安全高效,而且更加低碳、环保。
“永兴号”盾构机,总重3600吨,总长147米,开挖直径14.33米,犹如一条“钢铁巨龙”,掘进2米、拼装管片,循环往复,隧道一次成型,每天以平均16米的速度前进。
“隧道穿海能有效保留湛江湾现有城市天际线,对城市景观影响最小;不影响航道通行;施工过程中,实现电动化、自动化。湛江是台风高发地,过海隧道更具安全性、可靠性等优势。”
湛江湾海底隧道贯通后,将实现广州中心城区至湛江中心城区90分钟互达,对湛江高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提升粤西地区区域经济地位,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升级优化交通布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工地吃到家乡味的年夜饭
每逢佳节倍思亲。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和疫情防控原因,项目部决定今年春节期间不停工。“有两百多人主动留下来,在工地过年。”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绝大多数职工是第一次留工地过年,尤其是家在北方的职工,想体会一下南方过年的滋味。
盾构机长朱荣华与王金梅,今年是新婚第一年,放弃了回甘肃老家过年的计划。王金梅在办公室负责后勤,俩人虽同在一个项目工作,却常常十天半个月不能在一起吃一顿饭。项目部决定给他们短暂的假期游览湛江的名胜古迹。
“家人平安健康就好。”这是今年51岁的刘万奎对新春的愿望。他担任注浆班班长,家在河南省洛阳市,问及他要不要回家时,他坚定地说:“响应号召,就地过年。”
管片吊机操作手张泽宁,开始惦念起远在山东省冠县的家人。这几天每天都要和8岁的孩子视频通话。一开始,孩子惊讶地发现他穿着短袖,便关心地催促“爸爸不冷么?是不是正在洗澡,赶快回屋去啊!”张泽宁赶忙解释说,这里是南方,不像咱们北方冬天很冷。他表示明年一定接老婆孩子来湛江看看大海,感受一下南方的温暖。温情话语中透露着北方汉子的柔情。
“项目部已提前做好了准备,保证全国不同地方的工人能吃到自己家乡味的年夜饭。”项目负责人说。这几天,连续有工地所在的麻西社区的村民,为工人送水果、年糕、腊肉、生蚝、烤乳猪、椰子火锅等传统年货。市人社局、坡头区总工会等单位还组织了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