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一名95后指导员的“爱与期待”

2022-01-26 10:20 来源:湛江日报

训练间隙,指导员王立康(中)与战士谈心交流。

走起!

顺着沿海公路,指导员王立康骑着单车一路飞驰。大海、树木、人群快速向后退去,呼呼风声回荡耳畔。

王立康喜欢这种感觉。每当工作生活中遇到压力,他都以这样的方式放松自己。

不过这一次,他是因为开心——2021年年终考核中,连队军体优良率提升了20%,军事训练综合成绩优良率达到94%,全面建设受到上级肯定。

这一年,是连队官兵拼搏奋斗的一年,也是王立康勇敢冲锋的一年。

4年前,22岁的王立康从陆军院校毕业,分配到海军某防化大队担任副连长。在协助连长抓军事训练的过程中,王立康多次在组训和比武中展露锋芒,所有人都认为他将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干部。

然而,2020年的选调中,王立康主动申请并成功通过考核,来到海军某联合训练基地某团无线通信连担任指导员。

专业变了,职务变了,人生的方向也随之改变。对于这个过程,王立康这样理解:“生命就像一场骑行,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下一个拐角会遇到什么样的风景,但我始终保持着热爱与期待。”

把写诗的爱好变成教育的本领

王立康刚来单位报到,恰逢基地组织一场大型演习,连队要派人随舰出海担负通信保障任务。作为指导员,他要在部队出动之前搞好教育,统一思想。

那天,王立康没“按套路出牌”,而是在部队“出征”之时即兴赋诗一首,引得大家拍手叫好、士气高涨。

“这位新指导员挺有才”,从此成了他在众人心中的第一印象。这种特殊的“战前动员”,也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今天,每当连队有人参加演训任务、竞赛比武,王立康还会写诗助阵。

不过,王立康的诗,并不都是慷慨激昂的,有时也很“犀利”。

一次,连长李亮半夜查铺时发现上等兵鲜晨江躲在被窝里看电子小说。李亮对其进行严厉批评,并没收了电子产品。

两天后,王立康想着就此事找鲜晨江谈谈心。当打开连部的柜子他发现,鲜晨江已偷偷把没收的电子产品拿回去了。

王立康很生气。在周五的教育中,王立康专门增加了两个环节——“担当教育”和“诚信教育”。明白了王立康的苦心,当晚,鲜晨江敲开了指导员的门,手里攥着一份刚写好的检讨。

一字一句看完,王立康提笔快速在检讨书末尾写下一首打油诗。鲜晨江记得很清楚,指导员笔锋之下,每个字都直戳他的内心:“东藏西藏,百密一疏;令人失望,熬夜刷书。错上加错,擅自拿取;知错改过,方为明路。”

后来,鲜晨江沉下心来钻研业务。在演训任务之前,他主动申请到最苦最难的岗位。完成任务归来,王立康对他进行了点名表扬。那次晚点名,鲜晨江在队伍中昂首挺胸,站得笔直。

“诗,只是一种简洁的表达。文字里的一撇一捺,记录成长的酸甜苦辣。”王立康说,他喜欢用诗记录连队官兵的成长点滴。

沿着这个思路,一切好像都有了“诗意”。在王立康看来,一个连队是一个战斗集体,也是一支由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创业团队。这里,有训练、装备、任务等常见词汇,也有关于梦想、情谊、成长的青春之歌。

王立康独特的思维视角,常常为官兵带去耳目一新的教育体验。2021年临近退伍季时,部分人员思想波动。授课中,王立康在屏幕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兵”字,让大家阐述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意味着使命,有的说代表服从,也有的说承载着光荣……

王立康微微一笑,鼠标一点,屏幕上的“兵”字被拆分,一首七言诗跃然而出:“一撇一竖旗帜扬,踏踏实实‘工’为梁。当兵哲学须牢记,坚韧品质是宝藏。”

看着台下好奇的目光,王立康进一步解释,“兵”字蕴藏着军人身份带给大家的人生哲理:最开始的一撇一竖,像一面飘扬的旗帜,意味坚定明确的前进方向;中间的“工”字,代表认真具体的实际行动;最下面的一撇一点,像两条前进的腿,寓示永不止步的不懈坚持。

“无论你们留队还是退伍,当兵一程,这个人生哲理都将伴随你们一生。”王立康说完,下面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王立康告诉大家:方向、行动、坚持,也是他的人生信条。

把读书的爱好变成学习的风气

一天下午,一阵清脆的哨音响起,官兵们兴冲冲地走进学习室。

室内的桌椅被摆成了“工”字形,大家手中携带的物品各不相同:有的拿着书本,有的抱着资料,还有的攥着手机。

这是连队开展群众性学习活动的一幕,也是王立康最引以为豪的工作之一。

2020年,营里购置了一批学习书籍,王立康很高兴,专门从中挑选了一部分对官兵实用的书籍,分发给各班。两个月后,他找大家交流心得,发现许多官兵“一脸懵”,打开柜子一看,有些书连封皮都没拆……这引起了王立康的担忧。

那天,王立康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上军校以来,王立康断断续续读完了各类书籍900余本,撰写读书笔记200余篇10万余字。一本《共产党宣言》,他读了16遍。

平时,这位年轻的95后,也常常用时髦的网言网语开玩笑,但一到具体工作中,王立康总能表现出独特的成熟。

王立康从未放弃读书,那些读过的书,也没有辜负他。由于全面素质过硬以及丰厚的政治理论素养,2020年,他在选调考核中脱颖而出,如愿走上了自己心仪的指导员岗位。

“读书和学习,其实都设置了相应的门槛,心不诚则不能至。”王立康觉得,以理论学习为例,要让官兵跨过刚学时感觉枯燥乏味的阶段,必须要让他们真学、真信,并能够从实践中得到印证。

王立康决定来一场尝试:他在连队成立起教育、训练、实用技能等3类15个学习小组,充分运用各类APP,每周利用特定时间集中组织知识学习。

上等兵王大毓一直有个“军官梦”,但闲暇时间,他一拿起手机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沉浸屏幕中”。活动展开后,王立康当起了“班主任”角色,帮王大毓收集教学资源,监督他按计划进行学习。慢慢地,王大毓“进入了状态”。每晚,他都主动拿起课本加班复习。

2021年,王大毓如愿考上军校,成为连队成立以来走出的第一位“准军官”。这让大家振奋不已,越来越多战友重拾学习兴趣,广泛多样的阅读学习活动在连队蔚然成风。

“学习力,也是战斗力。”王立康趁热打铁,带着官兵建起装有400余册不同书籍的图书角、微书吧。

把走路的爱好变成砺志的交心

营区南门旁,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路,官兵们给它取名“铸剑路”。

王立康喜欢走这条路,是因为这条路听过他和许多官兵互相讲出的心里话。

上等兵胡秦剑只想在部队体验一下生活。平时,他就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连队各项事务漠不关心,文体活动也提不起兴趣。

一天晚饭后,胡秦剑一个人走在路上,王立康大步跟上,主动讲起了自己的经历:“我刚到军校时,感觉一切都和自己的‘画风不搭’,甚至想要退学……但后来在部队大熔炉里,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爱上了这里的生活。”

胡秦剑听完便对指导员说出了心里话:他觉得自己没什么特长,连队事务有骨干去做,文体活动让战友们参加即可。

王立康引导他,一个连队的建设就跟拔河一样,每个人出的每份力,都很重要。了解到胡秦剑入伍前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王立康带着他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业务训练中,并在演习时将他安排到通信枢纽岗位。

那次演习,胡秦剑操作认真细致,准确无误。事后,上级对通信部位提出表扬,胡秦剑找王立康申请:“下次还派我去!”

后来,找到自信的胡秦剑钻研专业、苦练体能,不仅成功通过留队考核,还成了连里响当当的业务尖兵。2021年,胡秦剑主动申请参加团里的专项比武,与战友们刻苦训练,一举夺得第一名。

王立康喜欢与战士走在路上,吹着海风坦诚交流。那条“铸剑路”,也被他称为“交心路”。

交心,不只是跟战士们,也跟自己。每当夜深人静,走在这条查岗必经的路上,王立康常常问自己,有没有辜负指导员这个岗位。

答案,写在官兵肯定的目光里——

到连队第3天,王立康已经能准确记住每名官兵的名字、长相、籍贯,并主动找大家了解,有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加班加点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跟着官兵苦练实操。一个月后,虽然晕船严重,还是主动申请跟任务分队一起出海执行任务,吐到脸色发白仍坚守岗位。

任职半年,他结合连队实际,凝练出连魂、连训,创作了连歌。从此,每天晚点名前,官兵们唱着自己的连歌,成为营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是王立康的任职之路,也是官兵的成长之路。在王立康影响下,“以连为家”“把战友当家人”不是空话。

下士赖康是个“游戏迷”。以前,他沉浸在自己的“一机一世界”中,不爱与战友们交流。去年,赖康在训练中不慎受伤,王立康带着战友们轮番照顾他。在医院,赖康了解到一名病人因为长期嚼槟榔而患病。这让他想起,连队也有战友爱嚼槟榔,他马上给指导员发信息,希望提醒一下大家。王立康感到很欣慰:现在,战士们在外面也会主动想到连队、想到战友,这说明连队的教育是成功的。

王立康没有转达赖康的信息,而是让他针对这个话题好好梳理一下。于是,教育课上出现了这样一环节——视频电话中,腿上缠着绷带的赖康给大家讲了一堂以“卫生安全”为主题的微课。

“每名官兵经历不同、性格各异,要让他们找到自身的位置。”王立康说,当指导员后,他常常想起《西游记》中师徒4人性格迥然不同,但合理的位置分配却能让他们克服重重磨难,最终修成正果。同时,“让他们成功的,不是那些经书,而是那条取经的路。”


编辑:陈广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