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为种业“中国芯”注入湛江力量

数十年痴心坚守、约11800份农作物种子资源、跨越大江南北的“甜蜜事业”……

2022-05-26 08:2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陈荔雅 陈彦

孙伟生在菠萝新品种选育基地观察菠萝生长情况。记者 张锋锋 摄

徐闻菠萝正“当红”——近期频频登上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央媒,并进入了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从“藏在深闺人未识”到走向世界的“网红果”,徐闻菠萝经过种业改良、“12221”市场体系推动等实现华丽“逆袭”,成为湛江发挥种业“芯片”强大力量的一个缩影。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近年来,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亚所)、广东海洋大学等为代表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持续发力,大力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的培育及推广等工作,为种业“中国芯”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湛江力量。

湛江这座农业大市,正朝着种业强市迈进。

躬耕田间地头

锻造种业“中国芯”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就是农业的‘芯片’,唯有种业发展强大了,才不用担心农业被‘卡脖子’。”南亚所所长杜丽清告诉记者。

以徐闻菠萝为例,近年来,徐闻积极以“种业改良”为突破点,打好“科技牌”,推广种植了金菠萝、金钻凤梨等一批优良品种。当前,传统巴厘品种菠萝市场批发价1.5元/斤左右,金菠萝去到了4—5元/斤,而金钻凤梨则高达5—6元/斤。

从2017年到2022年,徐闻菠萝产量从50多万吨发展到70多万吨,徐闻菠萝单价从田头几分几毛升到最高3元,农民人均收入从1万多元涨到2万多元。据统计,徐闻菠萝今年产收再创历史新高,产值超25亿元,农民增收超2.2亿元,连续三年实现增产增收。种业改良实现了菠萝口感更好、田头产量更丰、农户收成更高。

在南亚所芒果研究中心主任王松标研究员看来,湛江种业研究颇具天然优势,光热资源丰富、土地广阔平整,是果树、蔬菜育种的天然宝地。“湛江虽然存在台风多发、湿度大等问题,但这‘劣势’也可以用于进行抗性研究,培育出优质抗病、丰产稳产的种子。”

品种选育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需要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开展。据杜丽清介绍,品种是有时间性的,为了防止种性退化,争分夺秒育种至关重要。

品种选育一般选取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育种或诱变育种,再选出性状好的后代进行区域性试验,最后得到稳定的结果,才能进行品种登记或者品种审定,并推广应用。“这个过程十分漫长,杂交几万个果,如果能够成功选育出1个好品种,就很了不起了,成功选育出一个品种一般要经过十几年。”杜丽清说。

这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研究,是一项代代传承、体现团队协作精神的事业。

60多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育种人的痴心坚守、苦心钻研,南亚所的研究成果早已从“一粒橡胶种子”发展为“蔬果粮大家庭”——湖光岩周边的红土地上,菠萝、芒果、澳洲坚果、荔枝、龙眼、香蕉等南亚热带水果香飘四野,剑麻和甘蔗等热带纤维和糖能作物竞相生长,玉米、蔬菜和马铃薯等热带粮食与蔬菜作物应有尽有……来自湛江的研究成果也一次次走进田间地头,走上国内外农业研究论坛,引领着南亚热带作物研究一次次再攀高峰。

南亚所的一份份“成绩单”上也记录着育种人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新品种选育、作物栽培、采后贮运保鲜等方面挥洒的汗水:建立了国家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广东省南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农业农村部菠萝种质资源圃,保存各类作物资源达到139科1437种的各类作物资源近4000余份,培育了天然橡胶、剑麻、热带果树以及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甘蔗、早熟且含糖量高的甜玉米、耐热高产蔬菜、马铃薯等一批南亚热带作物新品种(系)。近几年,南亚所在湛江选育的一批早熟优质荔枝新品种也颇受关注。

成果辐射大江南北

“金种子”振兴乡村

一粒种子可以成就一个产业。

“中国第一甜县”遂溪县漫山遍野高糖、高产、抗病性强的甘蔗为这句话作了生动的注脚。遂溪青年杨建伟和陈秋玲夫妇也用亲身经历见证了“一粒种子”撬动乡村振兴的“神奇”。

“以前累死累活也赚不到几个钱。”杨建伟和陈秋玲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种子。

夫妇俩转变观念,他们主动联系了南亚所的甘蔗育种专家,引进优良的新品种后惊喜地发现,亩均产量由四吨多增长到了六七吨,由于含糖量高,收购价每吨也比普通品种涨了几十元。“种子就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尝到甜头后,杨建伟和陈秋玲决定注册公司,与南亚所等科研单位及高校合作,把这个经验推广开来。目前,杨建伟的公司已收集国内外优良品种资源50多个,集中展示品种40个,与热科院南亚所合作开展杂交组合200多个,筛选优良甘蔗品系超过500个,推出甘蔗品种25个以上,创造产值1000万以上。

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开展甘蔗新品种引进与示范推广,积极发展与甘蔗相关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休闲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带领周边乡亲们脱贫致富,夫妇俩已然成长为当地甘蔗产业的领头羊。“可以说,‘一粒种子’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良种落地开花,硕果甜在心头。“每次我们推出良种,去讲授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知识、机械化应用技术等,农户都会争先过来听课。”南亚所旱作种业与节水研究中心主任苏俊波说,有了优质先行示范,良种颇受农户青睐,“每当听到农户反馈我们的科研成果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时,我的心情都特别激动。”

一粒种子可以富裕一方水土,一粒种子更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位又一位科研人员怀揣优质品种,从雷州半岛出发,走向大江南北,足迹遍布海南、云南、广西、四川、重庆、福建、西藏等地。

在老家重庆,南亚所荔枝龙眼研究中心主任石胜友研究员遇到了一位种龙眼的老汉罗金太。罗老汉原有的龙眼树每年收成寥寥,改良品种、改进技术后,果优价好产丰。罗老汉也逐渐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土专家”,带领家乡广大父老乡亲一起脱贫致富。

龙眼清甜的季节,四川攀枝花的芒果也刚好甜香四溢。

这座曾经水土冲刷严重、为贫穷所困的城市,如今处处长满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树”“摇钱树”,成为一座“甜蜜之城”。数十年来,南亚所一批批科技人员奔赴该地,不断引进改良、培育试验推广品种,在当地“种”下了芒果产业蓬勃发展的甜蜜事业。攀枝花芒果种植面积从不到1万亩发展到100多万亩,并形成50多万亩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晚熟芒果优势产业带,使我国芒果鲜果供应期从8月份延长到11月份。

优良芒果品种变成了当地乡村振兴的“金种子”。如今,在攀西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凡是种了芒果的乡村基本实现了脱贫致富,家家户户有小洋楼、小轿车。芒果种植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芒果产业成为攀枝花市农业主导和支撑产业,“攀枝花模式”也逐步被学习推广。

浩荡春风鼓干劲

任重千钧更扬帆

春风浩荡,鼓满风帆。近年来,得益于体制、机制、政策、市场等多重利好叠加,种业研究正逐渐摆脱原有的捆绑和羁绊。

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种子法》,聚焦于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保护、种子进出口和对外合作等方面,为种子从培育到生产、繁殖、销售、进出口等环节上了一道全链条的法律保障,对做大做强种业,发展现代农林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驱动意义。

我市也制定了《湛江市良种培育与推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我市“十四五”期间的良种培育与推广任务,确定了近期和长期目标。

随着一系列政策改革落地见效,种业研发正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但同时,种业研究所面临的资金、种业市场同质化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如何破解这一系列难题,让种业研究迸发出内生动力,为湛江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筑基添翼?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湛江现代农业要高质高效发展,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抓好良种研发,保护好利用好特有种质种苗资源,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打响特色农业品牌。

在雷州半岛这座种子“宝库”中,目前已有各类农作物种子资源约11800份,并利用各类种质资源培育一大批新品种。

我市瞄准这一优势,致力于开展良种培育与推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并在长期目标中提出,将着重完成湛江特色热带作物和水产、畜牧种质资源收集和鉴定,完善优稀资源保护体系,突破新品种繁育“卡脖子”技术,形成湛江种业创新能力强、新品种储备足、企业竞争力优的局面,完成湛江种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雷州半岛二线南繁基地是我市种业的一张名片。当前,我市正在高标准规划建设广东省雷州半岛二线南繁基地,以期研究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的新品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宁凌就指出,雷州半岛与海南自然条件相近,在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基础上相融互补,建议联动建设粤琼热带农业与种业合作基地,推动粤琼两地共同发展生物育种产业,提高生物育种服务与创新能力,为加快与海南相向而行、推动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菠萝种业研究成果突出的孙伟生副研究员提出,位于湛江的各建设单位应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雄厚的研究基础,为种业翻身仗出力,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种业翻身仗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而攥好种子,培育出更多的优良品种,让漫山遍野一年四季结满硕果,切实守好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与使命。”一顶草帽、一袭布衣、一双泥鞋,在绿浪滚滚的种质研究基地里,杜丽清满眼坚定。在他身后,万千个种质编号牌子正迎风飞扬。

编辑:陈广灏
值班主任:何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港城簕杜鹃盛放
  • 记者走访南三青蟹生态养殖品牌基地 探索“蟹林共生”新模式
  • 遂溪县乌塘镇新屋村:做好美“荔”文章  添绿又增金
  • 湛江市退役军人消防设施操作员技能培训示范班开班
  • 湛江一中举办民族舞蹈大赛
  • 湛江文化中心三角形铝板安装将于5月完成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