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建设“红树林之城”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022-12-16 11:1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李亚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面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市上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1年12月30日,湛江市召开建设“红树林之城”工作会议,正式出台建设“红树林之城”行动方案,举全市之力打响“红树林之城”特色品牌,让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为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凝聚磅礴力量、注入强大动力。

建设“红树林之城”是湛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探索和生动实践

近年来,湛江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一系列红树林生态修复和人工造林工程,在全球红树林面积逐年递减的大趋势下,湛江红树林面积逆势增长,由7186.3公顷增长到9958.13公顷,约占全国红树林面积33%、广东省红树林面积78%;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种类较多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拉姆萨国际重要湿地、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成员,对我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记录的鸟类306种,其中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61种,成为“鸟的天堂”,是国际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同时,湛江聚焦“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成功开发了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并签署首笔5880吨碳减排量转让协议,被认证为全球首个同时符合核证碳标准以及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标准的碳汇项目,“‘红树林’变‘金树林’助推实现碳中和——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入选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积极开展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共存模式试点,得到广东省领导的批示肯定,“既化解历史矛盾又落实生态修复”。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就是旨在引导全市上下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抓好红树林保护修复,不断增创湛江绿色发展新优势;就是要发挥红树林是全球公认极具生态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优势,统筹推进大文旅开发,让湛江“红树林之城”成为全国独特的文化标识;就是要用好湛江率先完成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创新经验,充分释放湛江超大规模红树林生态红利;就是要推动红树林保护与水产养殖耦合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比翼齐飞,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

建设“红树林之城”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湛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

这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建设“红树林之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为了加强红树林保护利用,更重要的是引导全市上下更加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建设“红树林之城”没有旁观者。要成功把湛江打造为“红树林之城”,首当其冲就是要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度共识。要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线上线下持续深入推进面向全社会的“红树林精神”大讨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强有力的思想引领,推动形成全社会自觉参与建设“红树林之城”的生动局面。

这是生态保护的深刻变革。超大规模珍稀宝贵的红树林,是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的比较优势和底气所在,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红树林。要在现有保护措施的基础上,用足用好地方立法权,加快研究制定湛江市红树林资源保护地方性法规,为持之以恒做好红树林营造修复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红树林保护突出问题,严厉打击违法占用、开垦、污染、毁坏红树林等行为,确保湛江现有红树林有增无减,不断增创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新优势。

这是产业发展的深刻变革。建设“红树林之城”,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以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深度融合理念引领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从规划起就提出建设绿色钢铁梦工厂,加大环保投入,强化技术创新,成为国内首家全工序符合钢铁行业特排标准的企业,是行业首家具备全厂“废水零排放”能力的企业,这是湛江引导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这是城市建设的深刻变革。建设“红树林之城”,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生态保护与文化繁荣,把绿色、低碳、智慧、共享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湛江通明海特大桥是湛江目前最长的跨海大桥,最初建设方案是大桥直线跨海,恰好穿越两岸的红树林保护区。为了保护一片树龄超百年的红树林,湛江最终选择了让大桥“绕道”红树林,增加投资约3亿元。不惜增加大桥施工难度和投资来保护红树林,是湛江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真实写照。

这是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建设“红树林之城”,需要大力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加快引导全体市民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要利用“国际红树林行动日”“世界湿地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动红树林科普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网络,生动活泼讲好“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入选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和感人故事,引导广大市民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到衣、食、住、行、游等各方面、全过程,增强全民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形成人人关注、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建设“红树林之城”的浓厚氛围。

建设“红树林之城”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新期待的具体行动

红土、碧海、蓝天是湛江的生态底色,也是满足湛江人民向往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随着湛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钢铁、石化、造纸等超千亿元工业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如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湛江必须面对的一道“必答题”。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就是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红树林保护利用为牵引,更加有力有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湛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2021年,湛江全市用电量280.77亿千瓦时,用电量增速、工业用电量增速、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均居全省第一。与此同时,2021年湛江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为98.4%,改善程度全省排名第一。湛江的实践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不是“二选一”的“单选题”,而是辩证统一、协同共生的“多选题”。

“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就是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生态海湾城市,以美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到湛江投资、创业、工作、生活和旅游,以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激发每一位新、老湛江人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湛江加快驶入绿色、低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2022年4月16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红树林保护研究中心和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揭牌成立,吸引了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团队和人才“大咖”参与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为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插上了科技和资金的“翅膀”,也为湛江形成人才资本集聚洼地、助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者系湛江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何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2024“书香湛江”全民阅读暨第十五届湛江读书月活动启动
  • 湛江市举办第四届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粤菜师傅”专项赛
  • 无人机显“身手” 春耕更有“科技范”
  • 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双10米台决赛 全红婵/陈芋汐夺得金牌
  • 港城簕杜鹃盛放
  • 记者走访南三青蟹生态养殖品牌基地 探索“蟹林共生”新模式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