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飘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湛江在线讯:在近日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吴川飘色榜上有名。
吴川飘色起源于清朝末期,它是将孩童化妆成造型人物,置于特制的板车上几米高的铁架中,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给人一种神秘感,生动奇妙,故名"飘色"。飘色的人物形象普遍是按戏剧人物的艺术造型设计、打扮的。其内容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现代题材。一板飘色往往就象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现着一出精彩的故事场景。五花八门的飘色,给人一种难以形容的艺术享受。
吴川飘色早已闻名海内外,它曾应邀两次晋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多次应邀到香港和省内外展演
吴川飘色一般由2至10岁左右的儿童上板乔装打扮,并由过去的一板一层一人发展到如今的一板两层或三层、有近20个人物的造型。吴川飘色是一门集戏剧、音乐、美术、魔术、杂技、力学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以其高、精、险、奇、巧,被外国友人誉为"东方的隐蔽艺术"。
吴川飘色早已闻名海内外,它曾应邀两次晋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多次应邀到香港和省内外展演。2000年,国家文化部命名吴川市梅菉镇为"中国民间(飘色)艺术之乡"。 吴川飘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发掘、保护这一民间艺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将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