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雷州风筝节

2011-06-26 08:1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竹间 黎明

 
撑风筝

雷州风筝节是以广东省雷州市为主,辐射雷州半岛部分乡镇,于端午节期间表演竞放风筝的庙会活动。

雷州在北门外东岳庙旁边的风神庙举办风筝节历史悠久,乃古雷州端阳节三大赛事“东岳赛鹞、夏江龙舟竞渡、麻扶讴歌”(据东岳庙碑及雷州已故学者宋锐考究)之一。

雷州半岛多风雷肆虐侵袭,百姓惨遭其害。古雷州府设风云雷雨山川坛祭祀,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清嘉庆《雷州府志·坛庙》记载:古雷州府“风云雷雨山川坛,旧在西南陂,距城二里。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知府杨表建于城外西隅。十六年知府林恕改建于新城文富坊东城书楼旧址内,建神台外,屋三间,拱门匾曰“南坛”。至国朝乾隆间又移于新城东迎洋门内,昌明塔左,其制如社稷同。”同时,“于风云雷雨山川坛外别有飓风坛,有司岁以端午日祭为民禳厉,称其神曰‘飓母’,母者俗之谓大也。”又记:“飓风坛,旧在城东十里。明嘉靖十 七年(公元1538年),知府洪富因飓风频年煽害,乃即海岸为坛祭之,东西长十二丈,南北宽十丈,设厨库宰房,每年秋夏冬孟月朔日行祈报礼。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知府林恕移于南渡河渡头。后,知府罗一鸑又移于城北郊五里设坛望祭。今坛基仅存,而厨库俱圮,岁时之祭,犹不废焉。”官府专设飓风坛,每年端午日祭祀,祈祷风神赐祉,福庇黎民。至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署府怀沅在北关外重修飓风坛时建风神庙。风神庙位于东岳庙之东并列。并且每年端午节在位于距离风神庙左边五里坡的古校场赛风筝以颂风神。从设飓风坛以祭风神,后来又发展至赛风筝以颂风神,祈求风和日丽,以利物阜年丰,反映了雷州先民从自然多神﹙风云雷雨山川﹚崇拜到单独神﹙风神﹚崇拜理念演绎的发展过程。

除了上述缘故,古雷州府由官府主持竞赛风筝还有其地理和历史的成因:雷州半岛三面环海,与东南亚一带国家商业往来,古雷州城夏江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为了祝祷风神保佑,祈求商船平安,免去海上风险,官府倡导放风筝祭风神在当时是一种负责任的政府行为。雷州半岛其他地区的城乡风筝爱好者闻讯,也都相邀前来竞技,一时成为古雷州文化体育活动的一大盛事。自始,雷州市北门关的群众数百年来都在五里坡校场竞放风筝,年年不断,代代传承,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传统文化习俗。

以后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在五里坡校场举行风筝竞赛。周边县区的城乡风筝爱好者闻讯,也都相邀前来竞技,一时成为古雷州文化体育活动的一大盛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驻村干部“跨界”当主播 遂溪农产品广州北京路“圈粉”
  • 徐闻菠萝主题邮局亮相“菠萝的海”
  • 中交四航局三公司开展海上非自航船舶船员考试培训
  • 赤坎观海北路绿化带焕新
  • 中澳友谊花园萱草花盛开
  • “五一”假期雷州文旅融合出圈 文明乡风绘就城乡发展新画卷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1. 1 从“物理搬迁”到“效能焕新” 持续为区域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2. 2 “一带一路”国家热带水果生产与加工技术培训班、非洲英语国家木薯与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在湛联合开班
  3. 3 驻村干部“跨界”当主播 遂溪农产品广州北京路“圈粉”
  4. 4 雷州北和镇调逻村文化大楼落成
  5. 5 中交四航局三公司开展海上非自航船舶船员考试培训
  6. 6 喜迎十五运!湛江“乒协杯”上演精彩“乒”搏
  7. 7 吴川吴阳镇百名志愿者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8. 8 广东省劳动模范詹艳桃:矢志不渝深耕“智慧蓝海”
  9. 9 余钢到廉江市开展调研、督导检查及巡河巡林工作
  10. 10 广东省劳动模范陈晓霞:党建工作“活”起来 企业发展“满堂红”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