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岭上的丰碑——记退休老党员梁燕春的烈士情结
梁燕春精心描红烈士墓的碑文。 特约通讯员 张国安 摄
梁燕春描红烈士墓的碑文。
让烈士纪念碑永远不“流泪”
说起狮子岭的湛江烈士陵园,人们自然会想起为陵园倾注心血的退休老共产党员梁燕春。
他对烈士有着深厚的情怀,为了让分散在湛江各地的400多名烈士有块集中的长眠之地,为了让英魂长眠的湛江烈士陵园更加壮美,梁燕春在这片庄严的土地上忙碌着,守护着……
2006年底,我市决定在狮子岭建设湛江烈士陵园。
梁燕春是吴川市公安局的退休干部,他的外叔、外叔公和堂舅都是烈士,他理解烈士家属长途跋涉祭拜烈士的艰辛和情感。他主动申请,挑起了建设烈士陵园的担子。
首先安排迁入湛江烈士陵园的是海军的130多名烈士。2008年,海军部队想在烈士陵园里建一个海军烈士纪念碑。
梁燕春在上个世纪70年代曾是粤北兵工厂的描图员,他设计了四款海军烈士纪念碑。
梁燕春把设计的图纸送给部队审定,部队的首长非常钦佩他的智慧和才能,觉得哪一款都寓意深刻,最后选定了红星顶纪念碑的图案。
细心的梁燕春发现,一些建筑物上的一块块花岗岩,日晒雨淋时间长后被氧化,花岗岩石相连的空隙处,就会流出乳白色的氧化物,远远看去就像是“流眼泪”。
“我们要让烈士纪念碑看上去永远不‘流泪’!让烈士的家属和战友少一分伤感。”他决定用整块花岗岩来建筑纪念碑。
海军纪念碑,是在一个底座上竖立一块纪念碑。这个纪念碑底座是个10多平方米的混凝土底座,如果用人工施工,不但很久都弄不好,而且会把烈士陵园的水泥地板弄得斑斑驳驳。
梁燕春从狮子岭回来,经过湛江海湾大桥建设工地,看到工人正在用泵浆机建设大桥,他怀着一线希望走进工地。出乎梁燕春的意料,建桥工人一听说是建海军烈士纪念碑的底座的,他们爽快地答应了。
泵浆机从海湾大桥工地开进了狮子岭烈士陵园,海军烈士纪念碑的底座很快就灌注好了。
烈士纪念碑的底座搞好了,但是,一块重近8吨,高5米的纪念碑花岗岩要竖立在底座上,这又是摆在梁燕春面前的一道难题。他几乎找遍了湛江经营吊机的单位,最后经人介绍,在霞山找到这种重型吊车,这块纪念碑终于能稳稳当当地竖立在底座上。
湛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双拥办专职副主任李兵凤说:“这个烈士陵园的建设倾注了退休干部梁燕春全部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