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霞山区爱国街道洪屋社区创新路21号,曾承载船厂职工记忆的老旧平房,经多方协同整治,如今旧貌换新颜。改造后的安居环境赢得群众一致好评,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鲜活样本。
老旧平房如今旧貌换新颜。
据介绍,这排建于80年代初的平房,是船厂员工宿舍外侧建筑,共16间,居民将其用作厨房。自1996年8月起,船厂工人陆续下岗,经济条件拮据,面对年久失修的平房,居民们改造的愿望愈发迫切,却因资金、规划等难题束手无策。
洪屋社区将情况上报爱国街道办,挂点单位市、区纪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与街道办组建联合工作组,深入开展“一线问需”行动。通过数十次入户走访及多轮居民议事协商会,广泛收集群众诉求,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最终敲定科学合理的屋顶改造方案。
改造工程启动后,施工团队按照“先清理、后修缮”的流程,对屋顶进行全面清理,随后铺设新型防水材料,既保障防水性能,又增强屋顶耐久性。施工期间,街道办、社区工作人员与挂点单位干部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全程跟进施工进度与质量,确保改造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如今,改造后的屋顶坚固耐用,居民们的“厨房”重焕生机。
从“忧居”到“优居”,船厂宿舍的蜕变是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缩影,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的成功实践。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