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人员热情接访
3月24日,是名副其实的广东省保险行业“3·15”。
这天,全省20个地市统一举办“保险服务大接访活动”。湛江会场设在霞山荣基广场。广东保监局、湛江市保险行业协会、全市27家保险机构等参与,堪称阵容强大。广东保险服务大接访活动是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此举为提高保险服务水平,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
现场化解民忧——保险服务存在突出问题,损害保险消费者权益,老百姓对保险业有意见,有怨气,保险服务大接访就是通过现场受理信访投诉,调解保险纠纷,简易信访事项当场解决,复杂信访事项限时解决,充分化解老百姓的忧虑,消除老百姓的怨气。
现场解决民惑——接受老百姓的咨询,为大家释疑解惑,普及保险知识,如何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保险消费者享有哪些合法权益,如何保护权益不受侵害,做到明明白白买保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现场听取意见——与广大保险消费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广泛征求社会公众对保险服务的意见建议,研究解决服务问题的长效机制,切实改善我省保险工作。
在湛江会场,记者看到有关部门和保险机构展位布置整齐有序,工作人员身穿正装热情为市民服务。27家保险公司总经理带领团队亲自参加接访,解答问题。市民相关问题也得到解答或解决,增强了对保险行业的信心。这种监管部门、保险人员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现场解决的方式让百姓在享受保险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数字看保险
27家保险公司提供八千岗位
记者从市保险行业协会获悉,截至去年底,湛江保险公司为全市超过420万人次提供了6000多亿的人身保险保障,为各类财产提供了7000多亿的风险保障。
2011年,全市保险行业,人身险满期给付累计约3亿元,赔付给2亿元;年财险赔付累计给3.8亿元。其中由于台风灾害影响,三农赔付共计约3360万。
近几年来,保险机构纷纷进驻湛江。2005年,湛江只有12家保险机构,去年增至27家。2005年业务总量约为12亿,去年业务量约为32亿。平均年增长20%,发展速度飞快。
湛江保险行业的发展也大大解决了全市8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减轻了政府的就业压力。
保险服务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
保险服务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而能否提供优质服务,则是保险公司提升客户满意度并谋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湛江,涌现出一批注重服务,提升水平的保险公司。
其中,中国人寿湛江分公司以“服务湛江”为使命,推动各项管理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该公司强化了业务管理和客户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理赔效率。2011年该公司以“客户服务节”为平台,开展客户服务活动达13场近13700人次,实现结案率99.5%,理赔人数20116人次,赔款金额达4500多万元。
2012年,中国人寿要求全系统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把满足客户需要作为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客户是否需要、是否满意、是否方便作为衡量公司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而新华保险也以服务赢得客户。2012年3月13日,在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中,新华保险再度跻身“中国质量万里行优秀会员单位”。
在“以客户为中心”战略指导下,新华保险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的诚实守信、尽心尽责、方便快捷的服务体验。新华保险湛江中心支公司自2004年8月1日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立信于心,尽责至善,拥有了超过5万个客户的忠实群体,连续5年保持业务增长,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维权秘笈
“祸从合同出”多个心眼看清楚
保险合同是保险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的主要载体,消费者应从保险合同的签订和维护入手。
车险等财产险方面:一是切记看清保险条款的免责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对于承诺的内容不包含在保险条款中的,要求营销人员附加书面承诺,并加盖公司印章;三是索赔权益受到损害时,注意留下有效证据;四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可以通过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查询保单真假,出险后,可以通过登录保险公司外网,进行进度和赔付情况查询,以保护您的权益。
寿险产品方面:一是要认真阅读保单条款,确信自己能够理解。要注意检查收到的保险合同是否完整。二是要妥善保存保险单。将保险单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并记下公司名称,险种名称,保单号码及保险金额。三是要将投保情况告诉受益人。四是要按时交纳续期保费。五是要遵守通知义务。在保险事故发生后,或住址变更时,要及时通知寿险公司。六是不要轻易退保。七是要定期检视保单。定期检查购买后寿险产品是否仍然符合目前的需要,必要时应考虑增加或减少保额。八是要了解投诉途径。一般涉及合同纠纷的情况可以向寿险公司投诉,涉及违反保险法规的情况可以向监管机关投诉。如果和公司协商达不成一致意见,也可以走民事诉讼途径。
投诉渠道:一是保险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函件、网络、短信等各种信访渠道向省保监局反映维权诉求。二是保险消费者可以向保险行业协会保险纠纷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调解理赔、给付等合同纠纷。三是广东保监局将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从人大、政协、保险消费者组织、媒体、院校中聘请社会监督员,定期听取意见建议。保险消费者可以向社会监督员反映情况,通过他们传递维权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