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旗开路(资料图片)
湛江新闻网讯:日前,湛江市文广新局有关领导莅临安铺镇,为安铺八音荣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揭幕。
廉江安铺镇与中山小榄镇、顺德容奇镇、东莞石龙镇并称“广东四大古镇”,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清雅澄澈的安铺八音更是该镇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
为了保留、传承这种民间音乐,2006年8月1日,在廉江市民政局、文化局、文联的支持下,成立了“廉江市安铺曲艺协会”、“廉江市安铺八音曲艺团”。自此,安铺八音声名远播,2007年更成为湛江首批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铺八音
随着时间推移,安铺八音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2000年,安铺业余民间曲艺社吕良富社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增用了中阮等低音器乐。游演时采用帅旗开路,锦绣横披带领,灯笼点缀,二顶罗伞护队,后有二顶罗伞殿后,男士穿唐装,女士着旗袍,乐手每人手持一乐器,列队沿街而行,乐器缀以彩带、丝带、绒球,五彩缤纷,雅丽夺目。持手铃者行于前,带领小扣锣、小钹、木鱼,清磐、煞板、小鼓的击乐手,紧随其后的二弦为首席担纲,其余乐手跟其后。
据安铺八音传承人李康权先生介绍,在演奏曲目内容方面,安铺八音大部分是改编自广东音乐,如《小桃红》(大梳妆)、《到春来》、《浪淘沙》等。改编后的乐曲更为简洁,风格变得悠扬轻巧,配入法乐清磐,突出乐曲的节奏感,让法乐在乐曲休止间更显悦耳。演奏时,丝竹管弦与法乐、清磐的有机结合,又不失原作风味。此外,还有根据当地的特色编制的小曲,如《黄婆叫鸡》等。
安铺八音特别之处还在于,一年里,它只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和正月廿八安铺庙会演出,在街上巡回奏乐,为元宵节、庙会助兴,增添节日的气氛。
古时的安铺镇有个不成文的习俗,新年伊始不能随便外出,以免沾染霉气致本年不顺,因此,大年初一外出的群众寥寥无几,只有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外出的游子回家团圆,各种庆祝活动层出不穷,这时候八音队才会上街演奏助兴。”
参加挂牌仪式文化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