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栋林同学:祝贺你经过百舸争流的高考选拔,成为清华人中新的一员,欢迎你即将在清华园开启新的人生旅程……”20日,记者到吴川回访今年高考全湛江市理科总分第一名——李栋林时,正好遇上他刚刚收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同喜之余,记者发现,李栋林的家族堪称是典型的草根“教育世家”。从爷爷李英才算起,他的4个儿子全部是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大学生;而到了“孙字辈”即李栋林这一代,李家更是出了多名考上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重点大学的孩子。
这令人不禁感叹——“家风如雨”,孩子是苗,家庭是圃,家风如雨滴,小苗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培育一个好的家风潜移默化、熏陶后辈,对于下一代的成长至关重要。
30年前家中出了四个大学生
“我父亲有7个孩子,4男3女,其中4个男孩全是大学生;而3个女孩也至少是中学毕业。”李栋林的爸爸李振盛说道。
李栋林的爷爷李英才,今年已经86岁了,小学毕业,过去是供销社的普通职工;奶奶则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正式工作。
但就是这样的农村普通家庭,却在大学生“金贵”的上个世纪70、80年代,把家中4个男孩全部培养成大学生。“我是1978年即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上湛江师范学院数学系专科的,后来又到广州,去广东教育学院读了本科。”
今年已经51岁的李振盛,是吴川四中的高级数学老师。他介绍说,自己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李振中、李振华和李振兴,“我们4兄弟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加起来,正好是‘中华兴盛’!”
李振中是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大学文凭,李振华毕业于广东建筑学院,李振兴则毕业于湛江水产学院(今广东海洋大学的前身)。
培育一个好的家风非常重要
李英才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也是位“好文之人”,平时很喜欢看书写字,还给报纸和杂志供过稿。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子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培育一个好的家风,更是至关重要。
“父亲从小对我们教育很严,非常支持我们念书。他经常说——‘你们尽管学,能念多高就念多高,反正我一定会想办法供你们读书’。”
有意思的是,李振盛四兄弟并不是按长幼顺序依次读大学的。李振盛虽然在兄弟中排第三,但却是第一个考上大学的,这也无形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大家你追我赶,后来都成了大学生。而且,有的是先工作几年再考大学,这样错开后,有工资领的可以先资助读书的;而读书的在毕业后,又可以工作来资助另外一个考大学的……大家在经济上互相支持,学习上互相勉励,正好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