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之旅”所有成员。图:吴纯浩

忙碌的年华。图:吴纯浩
湛江新闻网讯:谁的青春没灿烂过,谁的青春没张扬过?湛江师范学院信息学院“萌芽之旅”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所有队员用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向所有人证明他们的青春灿烂过,张扬过!
7月8日至7月18日,生命里短短的十天,却让“萌芽之旅”的队员感受到满满的惊喜,感动与激动。这十天,他们在沙古中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接触到不同的人物,也初步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与社会的激烈竞争。这十天,将成为他们脑海里珍贵的回忆!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束意味着离别,也意味着长大。在这十天,“萌芽之旅”实践队队员收获到什么呢?新闻组有什么进步呢?一路走来,新闻组的故事一定不少。翻开日历,我们慢慢地回顾新闻组的故事。
曾经的迷茫。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什么都不清楚,也不会写新闻,更不知道往哪里发新闻稿,似乎一切都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让人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向那些有经验的师兄师姐取经,听从他们的建议,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在网上看那些优秀的新闻,慢慢地摸索其中的规律,悄悄地学会当中的技巧,一切都靠自己。新闻要配好图片,这也是新闻稿能否被采用的关键。好的图片,让人眼前一亮,有种脱颖而出的感觉。大到文章内容,小到文章标题,每一点,新闻组都竭尽所能,尽力做到最好。
曾经的忙禄。三下乡前就知道新闻组将会很忙很忙,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正到了三下乡的时候,事情还是有点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为了增加新闻稿的发表数量,新闻组经常加班加点忙碌。早上大家还没起来的时候,新闻组的同学已经来到会议室准备今天的工作了;吃饭后,大家可能还在那里聊天,然而新闻组的同学早已经不见了,他们已经回到工作岗位上去了;有时候中午太忙,连午觉也顾不上了,就一直呆在会议室,连宿舍也不回;晚上,当其他人陆陆续续离开会议室时,新闻组的还在那里努力着,熬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似乎理所当然的习惯。在室外,很多时候,大家都能看到新闻组的同学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每一个动容的瞬间,每一个感动的时刻,每一个精彩的画面,新闻组用相机拍下了这一个个镜头,一切,静止在相片上,成为了永恒的记忆。
曾经的焦急。新闻组人数不多,新闻稿的数量也不多,所以开始的时候,没有一篇新闻稿发表。这也是新闻组的疏忽,刚开始的几天,大家都不怎么把心思放在新闻稿上,以致于我们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另外,新闻组也没有学会如何巧妙地投稿,这也是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有鉴于此,我们吸取教训,不断进步,争取胜利的到来。在看到别人队伍的新闻稿不停地在不同的网站发表,新闻组的人急了,自己的新闻稿都没发表过,这样的零成绩如何给大家一个交代呢,如何对得起大家对新闻组的期望呢?眉头似乎没舒展过,心头似乎没轻松过,有种压迫的感觉,有种焦急的感觉。正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才是好。但慢慢地,大家还是沉下心来,把手头上的事情一件件分别做好,然后继续向前进。
曾经的失望。一次次的投稿,一次次的退稿,让人很失望,甚至绝望。看到“不采用”那三个字,有时候真的很想哭,努力就这样被否定了,心酸的滋味泛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与其他队伍相比时,自己有很多时候都在怀疑自己的实力,有时候,想得多时,甚至想放弃,想拉其他人加入新闻组,然后自己悄悄隐退。失望,曾紧紧地围绕着我们,挥之不去。
曾经的喜悦。当看到新闻稿被发表的时候,内心激动的感觉难以形容,想大叫,想欢呼,只是限于公共场合不宜喧哗才忍了下来,然后自己找个角落偷偷笑起来。新闻稿的发表,让人兴奋,也让人更有动力。大家齐心一致,更加卖力地写新闻稿,整个队伍呈现一派蒸蒸向上的局面!另外,从大家交来的新闻稿中,我们发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萌芽之旅”正在不停地进步,无论是教学方面,还是调研方面亦或是后勤方面。他们新闻稿字里行间正透出一种成熟的气息,我们都在成长。不仅是我们,还有那些学生,他们也在成长,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正接触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以一种新的姿态进入学习世界。
曾经的忧虑。在新闻稿里,我们看到了周围居民的生活情况,大家的生活并不是很富裕,主要是因为道路不通和主要经济行业不够发达。种种不好的情况,在我们心里形成了一个疙瘩,一块心头病。我们希望以我们微薄的力量帮助当地居民,使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曾经的曾经。一路走来,新闻组体验到三下乡当中的酸甜苦辣。无论过程怎样,这都已成为回忆,不可改变的回忆,不可抹杀的回忆。开心的时刻,伤心的时刻,艰难的时刻,失望的时刻,我们都经历了,然后我们都记住了。不曾想过有一天我们会遗忘它们,因为它们已经紧紧地刻在我们的生命里,随我们一路高歌而去,不曾离去!
一切,都将结束了,新闻组的故事,也将结束了。结束的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而还在延续的是我们“萌芽之旅”实践队每一个队员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