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路面损毁严重,一位骑摩托车的男子不得不靠边行驶
一辆从雷州到企水的客车行驶在破烂不堪的路面上
湛江新闻网讯:从湛江到雷州企水或者纪家怎么走?或许很多市民都会选择先从湛江上湛徐高速,从雷州路口下高速,再从雷州邦塘村路口经雷州杨家镇、唐家镇去往企水和纪家。有的市民或许选择走207国道,在邦塘北村拐入杨家镇、唐家镇,再去往企水和纪家。但不管是走高速还是国道,只要从邦塘驶入373省道,很多市民就会发现,从高速和国道的“一马平川”相比,373省道简直就是一中“折磨”。
近日,记者坐车从湛江前往唐家采访的途中,在省道373邦塘村路口到唐家路段体验了一趟免费“过山车”。车子在凹凸不平的坑里上下颠簸,坐在车里,记者能感觉到车子在“跳舞”。此路段是通往杨家、唐家、纪家、企水(以下简称“三家一水”)的必经之路,如今变得如此支离破碎,给这四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影响。
此外,记者平常也常去纪家和企水采访,不管怎么走,“三家一水”路段都会带给记者不一般的震撼。对于糟糕的路况和附近群众的急切期盼,市公路局相关工作人员就表示,现在省道373邦塘到唐家镇段的施工招标书已移交省公路局审批,审批下来之后就能进行施工招投标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招标,仍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工程总投入约4、5千万元,大约一年多能修建好这段路。
记者全程体验:“三家一水”破烂路邦塘路口至杨家镇:条条沟渠布满路面
从邦塘路口(当地人称“企水路口”)到杨家镇大约5、6公里这段路,记者一路上下颠簸过来,司机极其小心地打着方向盘,唯恐轮胎被坑吃进去。破烂不堪的路面就呈现在记者面前,路宽大约10米,路面坑洼不平,条条裂缝横亘在路面上。在太阳的暴晒下,路面干燥红土疏松,一辆车开过,烟尘滚滚尘土飞扬,开摩托车经过的人不禁捂住鼻子和嘴巴。
据了解,每到下雨天,这段路便泥泞不堪,这些大大小小的坑积满雨水,车辆都要小心翼翼的行驶,否则会陷进黏黏的泥土里,尤其是摩托车,一不小心就会被溅得一身泥。
据悉,这段路原为沥青公路,是从雷州开往唐家、杨家、纪家和企水这“三家一水”的必经之路。现在却变成黄泥路,大大小小的坑不计其数,客车和大货车开过时车身都会微微倾斜,险象环生,记者看着都胆战心惊。家住纪家镇且长年在外工作的王先生说,他每次放假回家都要坐客车经过这条路,每次都要“遭罪”,客车在路上是一路颠簸到纪家,有座位的乘客都会被颠得受不了,尤其是晕车的乘客,站着的乘客必须紧紧抓住扶手,但还是免不了做“钟摆运动”。
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这条路已经坏了2年多了,但是一直都没有修,长年经过这条路的司机叫苦不迭。而且这段路经过的村庄比较少,如果车子坏了,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只能干着急了。
杨家镇至坡尾林队:大小补丁“装饰”路面
过了杨家镇直到坡尾林队约5.2公里路段的路况稍微好点,这一条路还能保持着沥青路的面貌,但是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坑,还有不少修补过的痕迹,远远看着就像打了补丁的衣服。为了躲避这些坑,有的司机不停地变动着方向,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呈蛇形前进。如果是在晚上,在这段没有路灯的路上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
一个不愿意透漏姓名的司机告诉记者:“我经常下乡,每次都要经过这条路。在高速上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在这里只能开到每小时10多公里,而且还要小心翼翼地开,要不开一趟这车就得报废了。”住在道路两旁的村户更是苦不堪言,家住墨坑村的陈先生向记者反映:“我们家的房子靠近路边,白天正午30多度的高温却不敢开窗。可即使是不开窗,一天下来桌子上也会蒙上一层灰,这屋子每天都要擦上几遍,要不就住不下去了。有时候我们去亲戚家串门几天,回来就要大清洗了,车辆开过扬起的灰尘太多了。下雨的话,整条路都烂烂黏黏的,看着心情就不好了。”
坡尾林队至墨坑村:沥青路变成红土路
从坡尾林队到墨坑村约6、7公里的这段路,路面上基本已看不到沥青,整段路没有一块好路面,只剩下赤裸裸的红土还有大大小小的坑,变得伤痕累累、千疮百孔,给路过的行人和过往的车辆带来许多的不便。厚厚的尘土随着来往行驶的车辆被扬起,像一团黄色的尘云漂浮在路上。记者看到前面一辆摩托车小心翼翼地行驶着,尽量往旁边开,可还是避免不了颠簸,放在车后的一袋子东西被震到了地上,司机赶忙下车捡起。
一个带着墨镜的司机大吐苦水:“一下高速就走上一段破破烂烂的道路,这条路都比不上农村的土路,农村的土路都没有这么烂。要是下雨更惨,一不小心车子还有可能陷进坑了,每次走这条路,回去车一定要拿去洗。”第一次走这条路的小伙子告诉记者:“坐在车上,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抓着尾巴不断甩的蛇,上下左右一直在都在朝着不同的方向晃,全身的骨架差不多散了,真不知道那些老人怎么受得了?即使车已经开得很慢了,可还是晃得很厉害。”
唐家镇至纪家镇:道路保护相对较好
进入唐家镇,街道两边堆满垃圾,一条街下来,大大小小的垃圾堆不计其数。记者看到一个三四十岁的女士提着满满的垃圾袋走出家门, 在距自己家门前不远的道路上,很淡定地把垃圾袋放下走了,周围的人对此也是一副见惯不怪的表情。镇上的道路并不比之前经过的路好,可能是刚刚下过雨,被重型货车轧出的坑里积满了水,车子开过,污水四溅,行人躲之不及,都尽量往旁边走。记者看到一些小车子慢慢地向前行驶着,唯恐一加速就摩擦到底盘。
再往纪家方向,这段路显然顺畅很多。这段路很少有坑坑洼洼,过往的车辆都开得比较平稳。一位从唐家前往纪家的司机告诉记者,相比之下,在这段路出现交通事故的可能比在企水路口到唐家镇路段的要小得多。记者发现,经过这段路的重型货车比较少,所以道路保护得相对比较好。
部门说法:现实:资金不足,养护困难远景:预计两年时间可以“改天换地”
记者了解到,群众反应激烈的折断烂路属于正在投标修建的省道373邦塘到企水线路,该线路全长达29公里。邦塘到企水这段沥青路始修于1996年,至今已有16年历史,其中3至5年中修一次,7至8年大修一次。记者从市公路局工作人员了解到,省道373邦塘到唐家镇段是在修建湛徐高速时开始坏的,修建湛徐高速时,材料大多从唐家镇附近的石子厂运送来,而这条路是必经之路,许多拉运石料的重型货车都经过这条路,导致道路状况不佳,加之大货车的长时间碾轧,所以,湛徐高速修建后,这条路就开始变得破烂不堪了,路面很多地方都被轧出大坑。
雷州市公路局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之前还会经常养护道路,可是现在这段路已经差不多全烂了,再加上经费不够,所以只能等省上面批复施工了。记者一拨通雷州公路局的电话,工作人员就问是不是要问关于省道373的问题,工作人员很无奈地告诉记者,已经有很多人打电话反映过这条道路的问题了。
记者从雷州市公路局了解到,省道373属于二级公路。按照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标准,二级公路为15年,但省道373线邦塘至唐家路段却早已破烂不堪,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湛江市公路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修建湛徐高速公路之前,对这段路我们一直都在定期养护。但是因为这条路经过的重型车比较多,对道路破坏比较严重,近年来雨水也比较充足,对地面的冲击也比较大,再加上资金不够,我们要管各县(市、区)共1400多公里的道路,不能一条条路都顾及到。所以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湛江市公路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现在省道373邦塘到唐家镇段的施工招标书已移交省公路局审批,审批下来之后就能进行施工招投标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招标,仍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工程总投入约4、5千万元,大约一年多能修建好这段路。而记者也从广东省招标投标监管网获悉,省道376线徐闻县城至西连段路面改造工程、省道373线雷州市邦塘北村至唐家镇区段路面改造工程勘察设计招标的评标工作已经于今年5月中旬结束。希望相关部门按照计划进行路面改造工程,急群众所及,给“三家一水”附近的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