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在南海西部海域,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湛江片区的2100多名员工依然坚守岗位。他们分布在29个钻修井作业点,用辛勤的汗水保障增储上产。
海洋石油670船平台进行拖航及精就位作业。
南海西部海域烈日灼浪,但高温挡不住湛江片区一线员工奋战热情。在平台甲板被晒得发烫的午后,在数据屏前熬红双眼的深夜,2100多名油服人用行动诠释“劳动最美”。高级队长程海连续值守36小时,确保新井顺利施工;化验师刘佳假期值守,完成7组水泥浆配方实验;船舶调度中心全员在岗,实现“零延误”物资转运……
海上“战场”,9座移动式钻修井平台昼夜轰鸣,20座导管架作业点高效运转,24艘船舶、4艘物探船作业海域往来穿梭。油化事业部湛江作业公司的优质钻井液助力乌石油田某井完成3800米井深作业,较设计工期提效55%,打破中国海油3500—4000米深度区间定向井最短钻井周期纪录。同时,助推文昌等油田多口井提效30%以上。在涠洲油田项目现场,国智平台已完成海洋石油165平台的精准就位作业,青年突击队正争分夺秒开展钻前准备工作,为项目顺利启动作最后冲刺。
中海油服湛江分公司近期以“数智井控、严守防线”为核心,通过组织参加集团井控会议、开展安全大讲堂、观看事故教育片等活动,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同时开展井控督查交流及井控演习,确保突发情况“一分钟内反应、三分钟内处置”。
针对“五一”假期安全生产,该公司实施科学调度、负责人包干制等举措,完成12座平台锚泊系统检查,建立极端天气分级响应机制,全方位保障生产安全。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