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学仅剩几天了,很多孩子还沉溺在暑假好吃好玩的休闲生活当中。对于暑假生活即将结束将要重返课堂,不少孩子表示“难以接受”。有些孩子还在“临时抱佛脚”赶作业,有些则担忧“快开学了,剩下的剧情怎么办?”不少学生的焦虑情绪日渐显现。
对于孩子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暑假综合症”,有老师提醒,为避免孩子开学后出现的情绪低落、焦虑、上课犯困等现象,家长们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倒时差”,好好调整,顺利适应开学后的校园生活。
现状:暑假玩游戏上瘾
家住开发区的梁女士告诉记者,儿子马上就要升初三了,但假期他趁父母上班不在家,经常上网玩游戏,晚上睡觉前也在用手机和朋友上网聊天,第二天总是睡到很晚才起床。“我们白天要上班,很难管得了他。但是这样的状态不调整好怎么冲刺初三啊?”梁女士忧心忡忡地说。
即将上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小严这个暑假回了乡下爷爷家玩,临近开学他被父母接回了赤坎,小严的妈妈告诉记者,去接小严的时候他哭闹了很久,嚷嚷着不肯回来上课。“爷爷家可好玩了,那里种了很多果树,他经常带我去摘果子吃,还带我去看木偶戏,那里有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小严说:“开学了就不好玩了,不想那么快开学啊。”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位中小学生,发现他们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暑期综合症”:暑假期间的作息并不是很规律,多数学生都没有做好开学的思想准备,低落、焦虑、抵触的情绪较多。
很多孩子在微博、QQ心情里发牢骚,表达“各种不情愿”。一些孩子还改编了当下的流行歌曲诉苦“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开学,在我的暑假里,带给我悲剧,身不由己。暑假他就是这样,在我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消失……”
支招:作息规律“倒时差”
怎么预防“暑假综合症”对孩子们的影响,让他们开学时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市五中的杨薇薇老师为家长们支招。
“首先要让孩子们全面调整好作息时间,使”生物钟“恢复正常,慢慢消除贪睡懒觉的心理,减少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做到早睡早起。”杨老师说,开学前,家长可以和孩子去选购学习用具、图书等,在选购的过程中要多和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开学氛围。
“很多孩子对开学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甚至有厌倦和害怕的心理。”杨老师说,家长平常可以和孩子聊聊他们对新学期的想法和期待,在新学期有没有什么规划,让他们慢慢地从心理上接受开学的事实,引导他们积极地看待新学期的开始。
杨老师还表示,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变孩子们暑假长期不运动的萎靡状态,提高整个人的精神风貌。有些孩子暑假长时间对着电脑上网玩游戏,给眼睛和颈椎带来很大的负荷,适当户外运动可以缓解这些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