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本土教材《悠悠古埠赤坎情》走进小学课堂

2013-08-28 10:2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刘兵 何有凤

    你知道晨光小学曾经是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广州湾联络站吗?你知道丰厚村曾经是中共南路党组织交通站吗?你了解爱国巨商许爱周吗?昨日,一本名为《悠悠古埠赤坎情》的本土教材走进市八小的课堂。

    这本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了赤坎的百年历史,还原了旧时繁华古埠的面貌,以及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故事。编撰者表示,此书旨在让孩子们感受湛江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培养孩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以家乡为豪的情怀,激发孩子将来学成之后回报家乡的决心。

    形式新颖:当历史遇上动漫

    《悠悠古埠赤坎情》由市八小和湛江市广州湾研究会共同编撰,分为革命旧址、繁华古埠、风云人物、赤坎本土文化三字经四个部分,分别讲述了晨光小学、寸金桥、宁园、丰厚村、长发庄这些革命旧址的“前世今生”;广州湾商会旧址、“三民”街区七楼、兴华路“姐妹楼”等旧时古埠的繁华景象及现状;爱国巨商许爱周、南路革命播火者黄学增等风云人物背后的故事;而最后一段赤坎本土文化“三字经”,朗朗上口,简单易记,用简短的三字经记述了整本书的精华。

    历史是枯燥的,如何使枯燥的历史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编撰者们着实下了一番功夫。翻开这本书,一张张漫画穿插其中,让人眼前一亮。活灵活现的速写漫画,将寸金公园、南华形象的呈现出来,枯燥的历史事件顿时变得生动起来。而这些漫画都出自市八小的学生之手,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组成红土文化考察队,踏遍了赤坎现存的文化旧址,于是出现了书上一幅幅稚嫩而富有活力的速写。“我们之所以用孩子们的漫画,就是要让孩子参与到历史当中来。”广州湾研究会会长何杰表示。

    实践运用:理论与行动结合

    有了一本好书,但如何才能将它落实到实践中,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市广州湾研究会的领导、专家与市八小的老师们共聚商谈,为如何用好这本书在学生中开展人文、爱国、爱家乡的文化教育献言献策。

    湛江八小校长谢文东表示,要抓好“三个结合”,即把阅读与阅后行动结合起来;把老师的指导和亲子行动结合起来;诵读比赛与读后感征文相结合。“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开展各种各样形式的活动能让他们参与其中,增强他们自身的认识与领悟非常关键。”

    而广州湾研究会成员谭启滔也建议,孩子会是未来建设的栋梁,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秉承爱国、爱家、爱校“三爱”的宗旨,举办好主题班会、专题文艺晚会、家长座谈会这“三会”。

    意义重大:让正能量沐浴童心

    一方水土孕育出一方人杰,一方人杰造就赤坎古埠的繁华。说起编写这本书的初衷,谢文东表示是要让正能量沐浴童心。“我们每年培养了那么多学生,其中不乏优秀的人才,但回到湛江的却少之又少,为什么?”谢文东认为,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对家乡不够了解。

    “广州湾商会的气势,古码头的喧闹,骑楼街的川流,南华、宝石、大中的熙攘,它向我们传递着的正是建设的正能量。爱国巨商许爱周,晨光小学创始人许乃超,南路革命先驱黄学增这些风云人物诠释着爱国爱乡的正能量。”谢文东希望书中散发的正能量能激发孩子们对湛江的热爱。

    市预防腐败局副局长李利君则表示,该书在预防腐败方面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这本书把赤坎这片非凡土地上的历史和英雄的故事讲了出来,有利于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有英雄观。”李利君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 激情迎赛事 湛江气氛浓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10米台决赛 “湛将”朱子锋获第六名
  • 遂溪岭北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