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入学前:新生家长患“开学焦虑症”

2013-08-29 09:3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小军 钟邦国 许晶盈 丘雅 廖肖瑶 黄川

    大学:手机、相机、电脑成必备品

    小刘今年考上了广州的一所大学,他给记者晒出入学前的账单:除了学费、住宿费和必须的交通费外,上周父母陪他买了一台手提电脑,用了近6000多元,另外还买了一款3000多元的智能手机,仅这两样东西加起来就近1万元,还有一些零碎的生活用品,算算他“开学季”的“装备”差不多要15000元。

    “这还不算多。”小刘说,有的同班同学买了折叠式自行车准备带到学校,有的还买了ipad、单反、PSP等。记者发现,早在暑假开始的时候,市区各大商场就出现了各种针对“准大学生”的促销活动,如“凭录取通知书优惠100-500元”、“买手机送蓝牙耳机”、“考上某某大学,凭录取通知书免费获赠高档旅行箱”等等。据一家数码相机店店员说,每逢假期,针对“准大学生”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层出不穷,“最好的销售期是录取通知书发放那段时间,店内的数码相机销售量一下子飙升十几台。”

    老师忠告:养成良好习惯有助孩子成长

    对于家长们的过度担忧,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林老师对记者说:“家长们的担忧大部分都是多余的,孩子长大了,肯定要过上集体生活,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长辈呵护备至的环境里,如果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不让孩子从幼儿园起适应集体生活,孩子以后的成长就会遇到更多问题。”

    对于家长们“留守”、送饭、自备全套床上用品的行为,林老师认为这会对孩子造成更坏的影响,“本来上幼儿园就是要孩子学会与家长分离,可如果家长天天守在教室门口,为孩子送汤送饭,会让孩子更难适应新的环境,而且会让孩子在小朋友中显得另类,更难融入群体,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好的,只要家长不小题大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大部分孩子在进入新环境一段时间后,都能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对于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家长,林老师建议他们首先要关注的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孩子每天早上能不能按时起床?有没有学会收拾书包?能不能自己按课程表带上每天需要的课本?能不能集中精神听讲?能不能自己做作业不用家长监督?如果孩子能养成自理自律的好习惯,家长就几乎不用担心他在学校的学习。如果实在是担心孩子的知识水平跟不上,可以在幼升小假期期间给孩子买一些趣味教学的影碟或软件,让孩子从玩乐中增长知识,但‘补课’不可以过度,否则孩子在上学前就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只会适得其反。”

1234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 激情迎赛事 湛江气氛浓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10米台决赛 “湛将”朱子锋获第六名
  • 遂溪岭北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