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浅谈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途径

2013-09-08 11:41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黄芳琼

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能力,沟通能力和激励能力,自我专业发展能力。作为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较高的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自身还要有较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而且角色是多方面的,还肩负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和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公民的使命。因此,我们在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就要狠下功夫,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而不是满足于当一个教书匠。

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该有别于其他学科老师,我认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有以下几点:①具有较强的体现母语文化的人文精神②较强的语文交际能力③教材分析和鉴赏的能力④较高的写作与表达能力⑤学习传统优秀文化,吸收历代文化精髓,形成个人独特的思想与人格的能力。

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要求教师对教育真谛应有深刻的理解。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只有将人的培养、将完整人格的自我塑造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看做教育的最终目标,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展开,教师才能成为富于时代精神、创新精神的人,教师职业也才能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尤其对于语文教师,其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更高,而其专业化水平更不容乐观。因此,不揣冒味,对青年语文教师提出三点建议。

一、提升理念

汉语是世界五大语种之一,但相对于母语人数大大小于汉语的英语而言,仍处于弱势地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已有至少80多个国家2000多所大学近3000万人在学习汉语,中国教育部正筹划在全球建立100所孔子学院,以推动汉语的国际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我国职业技能体系框架8个模块(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造、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把职业汉语能力放在核心技能的首位。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夯实基础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做得怎么样,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如何,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要求就是提高对语文学科意义、语文教学性质、语文课堂价值的认识。语文是最富于人文性的学科。请教师们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在每一节课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热烈沸腾、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师生的生命活力是否能在课堂上涌动起来,体现出生命的价值?自己是否把每一节课都当成一件艺术品那样对待,课前精心策划精心设计、课上精心施工精雕细刻?自己是否能够天天保持一种好心情,凭借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去占领课堂、征服学生?自己是否对每一个学生都能表达出真心实意的爱,展示出真才实学的教,具有真知灼见的感染力?自己是否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时时呵护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保护每一个学生成功的信心?……缺少人文精神、人文情结、人文关怀,是当不好语文教师、胜任不了语文教学的。

二、强化情感

现在中小学语文课上,冷静的客观主义教学成为一大弊端。课堂沉闷、学生麻木,谈何教育质量、教学效益?愤怒出诗人,激情见水平。我们总结过一些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的教师的经验,他们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显著特点:目中有课本,心中有学生。一上课就来神,见了学生,心花怒放;除了学生,四大皆空。他们个个都是阳光灿烂的人,因为自己心里有阳光。

立足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我认为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可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把“熟知学科内容并且样样有余”作为教师教育素养的第一要素,并说:“达到这种程度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校长要为教师提供时间!”

1.浏览时文,以开阔眼界语文教师经常浏览报刊,阅读时文,以了解时代特点,贴近涌动的时代脉搏,树立先进的现代观念。语文课上我们所教的学生,又是接受时尚最快的新一代青少年,如果我们不广泛阅读,更新自己的知识,拉近与时代的距离,我们就无法与学生沟通。

2.阅读经典,以厚实积淀 语文课程承担着培育文学素养、传递传统文化的重任。语文教师应该首先读好经典,成为一名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的文化学者。中学生尚且要读大量的经典,受古典的训练,更何况我们语文教师呢?

3.钻研课文,以奠基教学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的反馈情况来看,执教者对教材钻研得透、理解得深,在教课的时候就能够引导得“法”,启发到“点”,讲述中肯,而且“章法”上也有条不紊、连贯圆活;反之,执教者自己对教材理解不透,备课笔记上写得都是从教学参考资料上抄来的现成结论,那么,即使把“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背得滚瓜烂熟,也难以致用,勉强用上又终究别扭生硬,得不到满意的效果。

(二)研究——吾将上下而求索

1.体验生活,研究社会,感悟人生,完善人格 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决定了教授语文的教师要时刻关注现实、研究社会、体悟生活。语文教师要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语文教师还要走出学校,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感悟生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道德品质和能力,使自己的人格日臻完善。一个了解社会、关注现实、懂得生活、人格完善的人,才能当好语文教师。

2.研究学术,以增长学识,发展智能,提高品质 。“研究学问”作为发展教师专业的途径,已成共识。一个语文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要成为一个“学者型”“研究型”“创造型”的教师必须边学习,边教学,边研究,实现“教学研”三结合,保持写文章的习惯。叶圣陶曾说:我希望教师练习写文章,并不是专指练习写文艺作品而言,尤重要的是写一般文章。写作能力强的语文老师,不仅能给学生写作切实的帮助也有利于科研。只有培养海纳百川与独立思考的习惯品质,丰富自己得精神世界,才会引导学生逐日弥补那道巨大的文化断裂鸿沟,圆满传承母语文化精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 激情迎赛事 湛江气氛浓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10米台决赛 “湛将”朱子锋获第六名
  • 遂溪岭北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