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教育局举行赴清远阳山县支教教师欢送会,今年我市共有1200名教师奔赴清远阳山县和我市农村学校开展全职支教活动。
湛江市从今年秋季起,开展大规模的城乡教师支教交流活动,包括省内跨市、市内跨县、县内跨镇支教三个层面。届时,我市选派30名优秀教师到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支教;选派57名市区教师到雷州等五县(市)农村学校支教;各县(市、区)选派1115名教师到县内农村学校支教交流,形成千名教师下基层到农村支教,支援农村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
开展城乡教师支教交流活动,是我市响应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的号召,落实有关政策要求的具体行动。为了推动支教活动深入有效开展,进一步规范支教活动的组织管理,市教育局制定了详细的支教工作方案,其中明确规定,支教对象为城区学校新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和无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在职教师。城区学校当年新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在试用期满转正后必须全部安排支教;无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在职教师每年安排支教比例不少于5%。支教工作由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时间为1学年,支教形式为离岗全职支教,采取自愿报名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办法施行。据悉,从2014年起申报评定教师中、高级职称,评先评优,城区教师必须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1年以上的资格条件。
市教育局周伟武副局长在欢送会上表示,城区教师深入农村学校支教,对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支教教师也是一种锻炼和考验,对个人成长有帮助。该活动是我市实施强师工程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