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她敬业,以一颗赤子之心开垦教育之路,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在教坛上挥洒一方汗水。她精业,以责任为灯,以心田为路,精益求精,认真负责、高效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她乐业,不忘初心,以育人为本,积极向上,在教育的路上不断传递正能量。今年7月,来自湛江师范学院的八名学子全部斩获全国第五届“人教社杯”物理教学技能赛一等奖,荣耀背后,离不开获奖学子心中的指向灯,她就是湛江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刘晓莹老师。
树人有法 贵在得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之本,贵在坚持,贵在得法。刘晓莹老师认为,作为一个师范生,必须具备相关的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意识。在提高学生教学技能(物理教学技能和实践教学技能)这一块儿上,刘老师抓得很紧也很全面,涵括教案设计、教具制作、课件制作和说课实践等。
在谈到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上,刘老师颇有心得。第一是训练团队的构建。将学生团队与教师团队相结合,发挥团队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在团队合作中提高信心,学会相信自己,“让他们明白这不只是个人在比赛,背后有整个湛师在支持着”,刘老师有力地说道。第二点是团结合作能力。资源共享,同伴之间毫无保留的交流与分享是很重要的,在相互观察中,了解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第三就是坚持不懈的态度。赛前的训练是一个长时间的高强度的磨练过程,学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修正不断锻炼自己,才能一步步在成长的路上蜕变。
这一切成功实践的背后,都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那就是坚持。“坚持真的太重要了!”刘晓莹老师感叹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要承受心灵上的煎熬,要接受精神上的成长,当困难接踵而至时,这时候靠的就是内心的信念和坚持。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比的就是坚持。”
教泽绵长 桃李芬芳
“有我在,你们不用怕!”这是刘晓莹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语。她除了是学生的导师,还是学生坚强的港湾。只要有老师在身边,学生定是信心十足的。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学生进行短短十分钟的课件展示和说课;台下,刘老师都要花上很多时间来对学生的教学进行反复的修改。在平常的教师技能培训中,除了抓教案之外,刘老师也会特别注重抓细节,如讲课时的肢体语言、表达语言、脸部表情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三个月的实地实践训练,刘晓莹老师与学生一起,一次又一次地不断修正教案,一轮又一轮地不断实地演练。大多数时候,刘老师还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给予学生指导,即使因颈椎增生,需要理疗期间,她依旧坚持、毫无怨言,刘老师认为,只要学生受益,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在赛前准备进入强化训练的暑假,刘老师也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和学生一起进行最后的“冲刺”,有老师在身边陪伴着,学生自然更是冲劲十足。
全国物理教学技能赛一等奖的获得者之一,陈小敏同学感激地说道:“刘老师是个特别负责任的好老师,她日复一日地在无偿帮助我们,一有空就给我们指导,帮我们找资料。”每次学生课件说课演练结束后,刘老师都会很细致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且绝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当给八个学生都分析完毕后,刘老师才会进行休息。
敬业精业 言传身教
从2000年始,中学物理教学进行改革,如今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过程中,有许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刘晓莹老师一直关注中学一线教学的现状,中学教育需要怎样的老师,这些老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这些都是刘老师所关注的。刘老师对此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将自己的心得、见解和学生分享,让学生对当前的教育现状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从而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同时,刘老师也十分关注国外的物理教育,经常有意识地了解国外物理教育的动态和进展,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刘老师认为,学习是终身的,教学相长,学生在成长的同时,老师也是在成长的。
刘晓莹老师坦言,自己非常喜欢教师这一职业,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挥洒汗水,觉得很开心。以乐观的态度去影响学生,以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学生,用自己多年来累积下来的经验和学识去帮助学生,用自己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去唤醒学生将来为人师表的职业意识,凭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的刘晓莹老师,依旧在她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着,作为一名教师的教师,她在教育路上徐徐前行着,给教育界源源不断地传输着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