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雷州半岛的古牌匾

2014-02-15 11:46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陈小宁

北和镇鹅感村‘翰苑’(陈小宁 摄)

纪家镇周家村‘仁里’ (陈小宁 摄)

纪家镇周家村‘慎德’门匾 (陈小宁摄)

    湛江新闻网讯:在雷州半岛这一片洪荒的红土大地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考古发现,在兰园岭、英典北岭、英楼岭、卜袍岭等地存在多处新石器时代的上岗遗址,遗物有石斧、石锛、石网坠等石器及夹沙陶片。这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雷州的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雷州半岛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出了一批影响极大的历史文化名人,为雷州半岛的古代文化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在医学、算术、天文、绘画、书法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仅从明清时期所建筑的古民居、古宗祠、古炮楼等古代建筑所留下的门口大字,就是这些古代先贤名士留下宝贵的墨迹,有的为进士、知县、贡生、监生等名人,他们精通书法各种字体,这些牌匾有魏碑、楷书、行书、草书,所书写的内容更为广泛,有的寄望子孙后代永远高升,如雷州市附城镇韶山村的‘恒升’,有的标明主人的身份,如雷州市英利青桐村的‘进士第’,有的希望后代宗尚道德,如雷州市纪家镇周家村的‘慎德’,还有的牌匾说明这户人家为书香门第,如雷州市北和镇鹅感村一户人家门口就写‘翰苑’两字,有的甚至说明住地适宜安居乐业,就写‘宜家’两字等,有的牌匾的内容意义更为深刻,不能让人一目了然。

英利镇青桐村‘端方公祠’ (陈小宁摄)

英利镇青桐村‘进士第’(陈小宁 摄)

    清朝咸丰年间的举人,被誉为‘雷州才子’陈乔森,在雷州半岛的名胜古迹留下了很多墨宝,如在雷州附城镇仙桥寺前,有一座茶亭,名叫百丈桥茶亭,此茶亭始建于南宋时期,历经修葺,现保存着清代的建筑风格。该茶亭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风格古朴。亭子的横额及楹联均出自陈乔森的手迹,亭子的楹联:“行走良劳歇歇才去,喉吻极渴茶茶快来”。在雷州市英利镇青桐村吴氏宗祠的‘端方公祠’的这四个字及其对联‘草庐家学,梅里宗风’就是光绪丙午年间(即1906年)贡生苏宝盉的墨宝。

附城镇韶山村的‘恒升’ (陈小宁摄)

附城镇韶山村的‘蕃厘’。(陈小宁摄)

    在雷州半岛的古牌匾,留下了许许多多历史名人的手迹,成为雷州文化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沉淀。这一块块名人手迹的牌匾,经过千百年来的风风雨雨,愈觉弥为珍贵。可惜,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少古建筑已经倒塌,连同这些几百年前的名人书法,堙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真的让人心痛。笔者呼吁,希望文物保护部门及村民要尽早采取措施,加强保护意识,保护好我们祖先留下这些无价之宝的遗产,不让这些古建筑与名人手迹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消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 科技点亮校园!岭南师范学院科技教育帮扶活动首站走进麻章二小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3米板决赛  33岁“湛将”何超夺得铜牌
  • 2025年世界蹦床锦标赛落幕  “湛将”李政寰助力中国队夺得混合团体金牌
  • 激动!自豪!众多“湛将”现场见证全运会开幕式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