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乌石民间文化的品牌——蜈蚣舞

2014-02-20 16:44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陈小宁

手持“蜈蚣珠”,引领演出。陈小宁 摄

    乌石的蜈蚣舞,以人们素称“百足之虫”的蜈蚣为舞蹈的原型,辅以古朴的道具,粗犷的动作,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及原始的文化意象。在蜈蚣舞表演时,所需演员约50至80人之间,每位演员都头戴香火笠,腰系粗大的船缆,手执香火,弯腰半蹲以像蜈蚣之“肢节”,双手半弯呈钳状,酷似蜈蚣的‘足’。其中有一人扮蜈蚣的头,一人扮演蜈蚣的尾,其他人扮身。表演着用约100米长的船缆在腰部打结,按一定的距离彼此连成一条长队伍。扮头者双手呈“钳牙”状,避邪开路,饰尾者背着带香火的猪笼,形似“尾叉”。还有一人扮“耍虫者”,双手持一杆“蜈蚣珠”(用稻草制成的稻草球),在队伍的最前方挑逗引导,指挥表演“爬行”、“蟠柱”、“叮咬”、“吐珠”等拙朴的动作,队伍整齐,动作协调,神态惟妙惟肖。

    站在狭窄的石港的街道,目睹蜈蚣舞的表演,空中弥漫着浓烈的香火味道,我仿佛置身于远古的岁月之中,似乎与乌石港的先民相遇,心灵相撞,呼吸着海风吹来的同一腥味,那个古老的海上疍家之地的先民们的一切,不时唤起我的深思和追问,何时是谁人第一个登这片港湾的土地,安家乐业?是在什么的朝代?蜈蚣舞究竟具体哪年开始在民间表演?谁是蜈蚣舞的倡导者?这些跨越时空的追问,谁也无法给出准确地答案。只知道任何一种传统文化的形成,都是漫长岁月的叠加,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断传承,最后成为一种民间文化,一代代地相传下来。

    蜈蚣舞,就是乌石港民间文化的品牌。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 科技点亮校园!岭南师范学院科技教育帮扶活动首站走进麻章二小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3米板决赛  33岁“湛将”何超夺得铜牌
  • 2025年世界蹦床锦标赛落幕  “湛将”李政寰助力中国队夺得混合团体金牌
  • 激动!自豪!众多“湛将”现场见证全运会开幕式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