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明确要求在中小学、幼儿园内禁止吸烟并不得设置吸烟区,严格限制在高等学校内吸烟等。开学一周有余,记者走访了港城部分学校,探访我市各学校对“校园禁烟令”实行情况。
禁烟令:创建“无烟校园”
春节过后,教育部下发了创建“无烟校园”的通知,要求今后在学校内一律禁烟。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通知要求,凡进入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律不准吸烟;校长是学校禁烟的第一责任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校门口显眼处设立“无烟校园”或禁烟标志;学校不设置吸烟区,不摆放烟具,不出现烟草广告或以烟草品牌冠名学校、教学楼;学校小卖部不得销售烟草制品。
对高校,“通知”要求高校的建筑物内一律禁烟,也不得设置吸烟室,在醒目位置要设置禁烟标识和学校禁烟监督电话。有条件的学校要安装烟雾报警、视频设备等装置。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有吸烟习惯的师生戒烟。此外,学校要设立禁烟监督员,并将履行禁烟职责纳入教职工考核和学生评价体系。
现象:校园吸烟者并不鲜见
近日,记者在我市几所中职学校、初高中以及高校,对校园禁烟情况进行了随机调查,发现违令抽烟渐少 ,但“吞云吐雾”者仍有。记者问了十几名学生,“对教育部的校园禁烟令规定是否知晓?”绝大多数学生都说知道,并表示要按学校的规定去做,但也有个别学生表示不是很清楚。
在一所职业学校,记者在操场边看到两名学生边抽着烟边聊着天,根本无视旁人的存在。而一名打完球的男生抄起衣服直接点上烟,大摇大摆地走了。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校园内禁止吸烟的标识格外显眼,可禁烟的实效似乎还有待提高。在校区的操场、走廊还是能看到有教师或是来校的家长边叼着烟边交谈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