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转型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更是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有关文件精神,取得了一定成效。
3月25日,市领导就我市大学生自主创业情况进行调研。记者随行对部分创业大学生、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等进行了采访。

尴尬家底
近2万毕业生大军仅60人登记创业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李更盛介绍,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当年我市返回生源地大学毕业生达到1.94万人。在这个“最难就业年”里,经过全市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通过各类招考、招聘、自谋职业等方式实现了就业人数18700人,初次就业率达96%。
据统计,去年我市实名登记自主创业的有60人,占比为0.3%(全国为3%),但相比往年的三四十人已经有所提升,创业领域涵盖农业种养、餐饮旅游、家电维修、培训教育、文化传媒、网络购物、物流等行业。
酸甜苦辣
用家里的房子抵押贷款不熟悉政策被罚款
实地采访中,创业大学生们打开心扉,竞相说起了各自创业之路上的酸甜苦辣。
创业大学生黄俊是湛江市晨亿洗涤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出生于1987年,为土生土长的湛江人。他2010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当年决定回家乡自主创业。
黄俊的家里是做家政小生意的,并没有给他资金帮助。“我创业资金靠的是贷款,是用家里的房子来抵押的,所以有不小的压力。”他说。
黄俊回忆起自己创业初的一件事,感慨颇多。因为对相关政策不是很明了,又没有专门的创业指导,因而漏了一个申报小环节,导致一下子被税务部门罚款2000元。还没赚钱就被罚了一笔钱,“白衣秀才”可谓吃了“当头一棒”。
经过摸索和努力,黄俊的企业终于走上了正轨,现在年营业收入约400万元,年纳税约20万元,而且预计每年纳税额将以15%递增。“我的目标,就是要将企业打造成粤西地区的行业标杆,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也为湛江崛起作出贡献!”经过几年摸爬滚打,愈加成熟的黄俊自信地说。
同时,黄俊提出了几个问题和建议:公司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但场地受限,现在还设在北站那边的荒凉地带。所以,黄俊想让企业进入工业园区以更好做大做强。但湛江现在能入园的企业一般都是“大家伙”或中等企业,像他这种小微企业怎么入园?要办理哪些手续?“门槛”有多高?他都感到很困惑,需要政府引导和专业指导。另外,在租金、土地使用税等方面,他也希望能给予一定的减免和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