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热心读者刘叔的帮助下,安姨从相片上找到了失联多年的朋友。
4日,读者安清秀联系本报记者,想寻找一位“失联”四十多年的老友徐本康。7日,本报以《年少时的朋友 你在哪里?》为题刊发了相关新闻,此后便有数位读者联系本报记者,有徐本康的同学,也有徐本康弟弟的邻居。
昨日下午,经本报记者牵线搭桥,徐本康的同学刘叔和安姨来到本报,确认安姨所寻找的徐本康是否就是刘叔的同学。刚坐下来不久,安姨就迫不及待地向刘叔询问老友徐本康的消息,刘叔从袋子里拿出三张有点发黄的老照片,让安姨看看她的朋友是否真的在相片里面。这三张照片都是刘叔的高中毕业照以及年轻时同学聚会的照片。很快,安姨便在照片上找到了徐本康。她心情非常激动,指着相片说:“这个是!这个是!”刘叔面带笑容回应道:“没错,是他,他现在在广州。”
据了解,刘叔与徐本康是初中到高中的同学,也一起念了大学。1960年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实习了几个月便调回湛江工作。刘叔告诉记者,当时非常缺技术员,徐本康先是在化肥厂工作,1963年化肥厂与化工厂合并,成了新的“化工厂”,徐本康便到化工厂工作,并且是化工厂的技术员,而刘叔当时是在化工局工作,虽然不同单位,但大家都同在化工行业。到了一九七几年,徐本康调到广州氮肥厂工作,从此就在广州定居了。每年清明过后,刘叔一班同学都会有二三十人回来聚会,大家便聊家常聊近况。不过刘叔表示有点遗憾,他告诉记者,今年的同学聚会徐本康没有参加,由于现在大家的电话号码经常换,因此刘叔暂时还没有徐本康的电话号码,要通过其他同学才能找到徐本康的联系方式。
虽然安姨与刘叔并不认识,但因为徐本康的关系,大家很快就聊到了一块。刘叔表示将尽快联系同学取得徐本康的电话号码并告知安姨。而对于包括刘叔在内的数位提供徐本康线索的热心读者,安姨借本报向大家表示感谢,同时,安姨也对本报帮办的热心帮助表示满意。“谢谢晚报,有望促成我和老友见面,也算完成了我一件心事。”安姨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