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截止8月8日,我市无登革热病例报告。目前我市的天气炎热,雨水多、湿度大,更加速了伊蚊的繁殖孳生,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出现本地病例的风险将增加,有可能在我市造成登革热流行。

今年以来,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持续高发,前段时间,广州、佛山等地已陆续出现登革热感染病例。市疾控中心开展的蚊媒密度监测数据显示,我市从3月份开始,登革热传播媒介伊蚊(俗称“花斑蚊”)的密度呈上升态势,至六月达到高峰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为此,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7至11月是广东登革热流行高发期,请市民积极防蚊灭蚊,如翻盆倒罐清理庭园中积水,家中的花瓶、托盘中的小清水3-5天清理、换水一次,清除蚊虫孳生,降低蚊虫密度。
由于伊蚊喜欢在白天叮咬人,傍晚尤甚,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市民,避免在树阴、草丛等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适当地在皮肤涂擦驱蚊油,防止蚊叮虫咬,睡觉时正确使用蚊帐。曾到过登革热疫区的市民如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痛等症状,请尽早就医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