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图/美编 郑莹
本报于8月13日刊发了《谁能帮我患病老父理发?》一文后,不少读者纷纷致电帮办记者,分享了他们自己在家为老人、病人等特殊人群理发的经验和感人故事。
家住霞山的黄先生的母亲今年76岁,因中风瘫痪在床多年。黄先生告诉记者,自从母亲瘫痪后,他就挑起了为母亲理发的“重任”。黄先生买回一个理发器,每两个月为母亲理一次发。“我一个大男人,手笨,一开始给我妈理发时,总要小心翼翼地,生怕弄疼她。”黄先生说,慢慢地,他理发的手艺越来越好了。为了方便打理,黄先生就给他母亲剃光头,“我母亲也不反对剃光头,说这样方便打理,她也舒服。”黄先生更是认为给母亲理发也是尽孝的一种方式。
今年50多岁的李太太,家住赤坎幸福路。2005年,她的丈夫李先生患上了抑郁症,两年后突发精神病,智力也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生活不能自理。十年来,李太太不离不弃,更加细致地照料他,喂他吃饭、给他洗澡、为他理发等。李太太说,给病人理发是一件难事,要哄着他,让他别乱动,否则很容易刮伤。理发铲尽量别贴近耳朵,这样才不会伤到耳朵。还要尽量选择品牌理发器,虽然贵一些,但是质量好,使用时间也能长一点。在选择理发器时,最好先自己用一用,试试是否夹头发,这很重要,如果夹头发,病人会哭闹,今后再给他理发就难了。还可以多和病人说话,多夸奖他,这样在理发时病人会安稳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