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湛江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遗办公室所编的《海上丝绸之路——湛江文化遗产》(上、下册),已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记者从湛江市文广新局了解到:2015年,我市要力争湛江“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点列入中国“申遗”正式名单,全力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巩固史迹点的完善和保护工作,加大湛江“海上丝绸之路”的宣传力度。
启动湛江“海丝”遗迹申遗工程
湛江“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是落实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重要举措,2014年我市启动了湛江“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程。
雷州半岛因海而兴,湛江以港而起,“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已经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两千年前,我们的先辈从徐闻古港出发,开启了举世闻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31年前,湛江成为国家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30多年来,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湛江迈进发展新时代。今天,湛江已经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
根据现有的相关资料,为了更准确地选择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而又保存得较好的史迹作为湛江有代表性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组织了岭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和湛江市博物馆的专业人员搜集、整理资料,摸清湛江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和出土文物,编写了该书的上册;同时,精选了近年来专家学者有关雷州半岛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研究与成果,编写了该书的下册,全书总共有40多万字。
提供了历史支撑和精神源泉
本报记者打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上册,只见其分为序言、第一章总述、第二章文献辑要篇、第三章文物史迹篇等几大部分。“总述”部分要而不繁,不蔓不枝;“文献辑要篇”紧扣史实,言必有据;“文物史迹篇”选图精当,史论结合。其中在“文物史迹篇”里,介绍有徐闻汉代遗址、徐闻汉墓群、宋元窑址的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物,以及其他文物史迹,图文并茂,既有出土文物等的照片,也有详细的调查发掘报告。
而在下册的“学术研究篇”里,有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政府参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黄伟宗的《徐闻:西汉“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邱立诚的《徐闻汉代遗存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的解读》,司徒尚纪和李燕的《汉徐闻港地望历史地理新探》,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张荣芳和中大历史系博士生周永卫的《两汉时期的雷州半岛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等重要文章……从全书总体结构来看,呈现出严谨、求实的精神。《海上丝绸之路——湛江文化遗产》(上、下册)既是时代的文化记忆,也为湛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形势下扬帆远航、走向世界提供了历史支撑和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