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吴川苏村人种番薯一年入袋1200万 番薯富了一条村

2016-08-02 16:2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通讯员李卫 图/通讯员麦平生 邓成

丰收的喜悦。

很多土生土长的吴川人都知道,每年立秋前10天,是苏村番薯的收获季。近日,我们冒着烈日来到了苏村。

据《中国质量报》报道,苏村番薯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之后,就出现了 “苏村番薯贵过米”的景观。据悉,每年销往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昆明、西安等地的苏村番薯过万吨。

大叔说:“我觉得最好吃的是‘细尾笑’。”

苏村水土独特,土壤属黏质,含有多种元素,各种钙化合物超过70%,加上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阳光,十分适宜番薯生长,种出来的番薯也与众不同。苏村番薯主要品种是蕹菜薯,味道醇香绵甜,质地松软。一般番薯生长期为4个月,苏村蕹菜薯却需要6个月。苏村蕹菜薯以个大(大的达1.5公斤)、水分少、粉足、耐储存、不易腐烂而驰名。

老伯冒着烈日挥锄挖番薯。

离吴川市区东北面约6公里的苏村,村东北面有小东江流过,其支流三叉江也在村中环绕。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在东江相倚的亚九坡、罗了塘坡、白水塘坡、瓮中坡、车塘坡等5个相连、面积达8000多亩的低“坡”,河水涨时水汪汪一片,水退时却变成一片低畦地。上世纪70年代后期,全村大小老幼倾巢而出担泥造坝,担出了一条长达6公里的大堤,使这5个“坡”变成了“人造田”。

老伯冒着烈日挥锄挖番薯。

苏村人在“人造田”上种番薯是从1978年开始的。当时,村民在“人造田”地势较高的地方种植50多亩,获得成功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今年已突破了1000亩。村民李大伯说,他们村的番薯起码卖2元钱一斤,就是客商到地头来收购,也是这个价。按这个价钱,我们屈指一算,今年苏村人光是卖番薯就入袋1200万元。一位后生哥却笑笑说:“我们苏村12000多人,1200万元又值几何?”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赤坎老街人气旺
  • 坡头区首届沙滩足球体验赛圆满完赛
  • 广东省劳动模范陈逸:以音符为笔谱写“产城融合”新乐章
  • 广东省劳动模范何德边:为南珠梦想奋斗,助力乡村振兴
  • 广东省劳动模范陈志伟:援非光荣他添光彩,检验镜旁的守护者
  • 中海油服湛江片区2100多名员工海陆同坚守  用辛勤汗水保障增储上产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