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日中午,孩子们放学后回到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吴智恒 摄
今年秋季新学期,遂溪县遂城镇分界村的孩子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9月1日起,遂溪县首个具规模的村级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在遂城镇分界村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让分界的留守儿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分界村下辖7条自然村,共4000多人,近半数村民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人数较多。分界小学现有218名学生,其中58位是留守儿童。村支书陈兴群介绍,村中留守儿童多与祖父母同住,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营养不良、临时监护人知识水平低下、缺乏亲情交流、安全状况堪忧等问题。为此,在该县关工委、团委、妇联等部门的帮助下,村委会和分界小学投资20余万元建成留守儿童活动中心。
分界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占地1.8亩,与分界小学仅一墙之隔,具有独立的门院,内设图书阅览室、宿舍、饭堂、书法活动室,配备了5名专兼职工作人员,照顾学生的日常生活起居,是目前是遂溪县第一家上规模的留守儿童活动中心。
开阔的院子、明亮的图书室、干净的餐厅……分界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给人以舒适安全的感觉。活动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早、午餐,提供午休场所。除此之外,孩子们在这里还能感受来自同学、老师的关爱。
8日中午11时,下课钟声响起,30多位留守儿童陆续走进活动中心。香喷喷的饭菜已准备就绪,在老师的督促下,孩子们洗净双手,开始吃午餐。午餐过后,孩子们有的三五成群坐在宿舍门前聊天,有的在阅览室里静心阅读。12时许,孩子们自觉地上床午休。
“活动中心离学校就几步路,放学回来就能吃饭了,中午还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我非常喜欢这里。”9岁的思思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活动中心,中午放学她回家就得走半小时,到家后还得自己做饭,饭还没做好,又得上学了。
分界小学校长叶碧涛介绍,分界的留守儿童问题由来已久。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形成“留守综合征”。建设留守儿童活动中心能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在节假日和周末,留守儿童活动中心还将免费开放。
叶碧涛介绍,活动中心建成后,村中不少在外打工的父母都打算将孩子送回家中读书。“这个学期开学才一周,已经有十多位家长准备让孩子转学回来,他们都要求把孩子送到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