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体育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已达380多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5%以上。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快速增长不仅说明我市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也将为我市促进体育消费提供更好的基础。(9月11日《湛江日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一个城市的发展,同样唯有不断地“动”,才能永葆活力。8月8日“全民健身日”,港城掀起了一场崭新的全民健身热潮;近期,在湛举行的全国男子水球锦标赛,再次点燃了广大市民的运动热情。近年来,随着我市大力拓展体育产业的广度以及深度,市民运动健身的观念不断得到增强,“运动健身”已成为大家热爱的一种生活方式。湛江,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正以充沛的激情、昂扬的姿态,在发展的道路上豪迈地“动”起来,释放出魅力十足的“动”感色彩。
港城“动”起来,有赖于成气候的“运动精神”。据统计,目前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已达380多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5%以上。这组数据意味着,港城每十人当中,就有四人以上是“运动达人”——运动健身的“精神”已融入大部分市民的骨髓中。漫步于市区街道,随处可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运动热”:在赤坎金沙湾海滨浴场,人们畅游于此,在海面劈波斩浪,激起阵阵浪花;在瑞云湖公园、南国热带花园、渔港公园等地,运动身影不绝,人们或是悠闲散步,或是快速跑步,一边锻炼健身,一边欣赏美景;环绕港城、绵延伸展的绿道上,自行车爱好者在风中奋力骑行,挥洒汗水,成为洒脱的“破风者”。正是有了这些运动健身者的活跃,有了这种成气候的“运动精神”,港城变得更加充满朝气与活力。
港城“动”起来,有赖于底子坚实的“运动筋骨”。湛江,因海而兴,因海而“动”,在与大海结缘的跳水运动项目方面,我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更孕育出了劳丽诗、何冲等一批杰出的跳水运动员。这离不开优秀教练的努力与跳水学校等硬件的完善,离不开有关各方的积极推动。跳水项目的突出优势,为港城打下了好“筋骨”的基础。如今,随着体育产业的加快发展,我市体育部门已把工作重心逐步从竞技体育、专业体育向城市体育和大众体育转变,在新时期下不断拓展新空间,致力把湛江打造成充满活力的运动城市。今年以来,湛江市体育产业更是实现蓬勃发展,目前,全市84个公共体育场馆基本上实现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为群众体育健身提供了场地保障。同时,我市现有30多个社会体育组织,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大众体育发展(据8月16日《湛江日报》)。这些体育产业的量变与质变,逐渐汇聚成合力,使港城的体育运动“筋骨”变得越来越强壮。回眸昨天,我市承办了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以及全国男子水球锦标赛等盛大体育赛事,展望明天,借助越来越壮的“筋骨”,港城有望举办更多具有影响力的跨地域体育赛事,直接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城市之“动”,乃群众之“乐”,在新时期下,港城定将越“动”越美,越“动”越强,让越来越多群众“乐”起来,让其乐享体育产业的发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