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她要骑40分钟电动车来到学校,给乡村孩子上课;她8月底刚做完手术,休息不到一周又回到教学岗位;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成绩,她利用课余时间免费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对于性格上有缺陷的孩子,她总是苦口婆心地教育,用爱感化他们……她,就是市二十小北月校区的刘玉凡老师。近日,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眼前的刘玉凡衣着朴素,脸上总是带着亲切的笑容。她说:“乡村孩子的教育和其他学生不一样,我们还要面对许多课堂教学以外的事情。我希望用爱来感化孩子,让孩子们觉得不孤单。”
刘玉凡老师在上课。 通讯员刘松灵 摄
爱心育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004年,刘玉凡大学毕业后到市二十小北月校区任教。乡村孩子家庭环境比较复杂,离异家庭也比较多。家庭环境影响了孩子的性格,有些孩子从小就缺乏关爱,所以性格上会有些缺陷。刘玉凡决定摸清每个孩子的脾性,与孩子们谈心,纠正孩子们性格上的缺陷,帮助其健康成长。
工作5年后,刘玉凡开始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负责语文教学。在教学以外,她还要处理许多学生的问题。2010年,刘玉凡了解到班上有一名叫小欣(化名)的女生家境贫困,父亲吸毒入狱,母亲改嫁,她从小跟着奶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小欣,没有欢乐的童年,小伙伴们也不愿意跟她一起玩,于是她性格比较孤僻,还有撒谎和偷东西的习惯。
刘玉凡获悉情况后,认为小欣本性不坏,只是缺乏关爱。于是,刘玉凡课后总是和她聊天谈心,及时了解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并且鼓励她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为了提高她的学习成绩,刘玉凡利用中午时间免费给她补习。在刘玉凡的关爱下,小欣性格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掉了坏习惯,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好的中学。小学毕业后,小欣不忘刘玉凡的谆谆教导。每逢节日,她都会给老师发微信,说:“老师,是您改变了我,您是我最好的老师!”
从事教学12年,刘玉凡遇到了许多类似小欣这样的问题学生。每一次,她都是用鼓励的眼光赏识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学生。
热爱教学带病坚守工作岗位
在乡村学校里,教师资源比较紧张,每位老师都肩负着比较重的教学任务。刘玉凡从教12年,尽管一次又一次的身体不适,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2007年6月,期待小生命到来的刘玉凡突然早产,孩子不幸夭折了。她在家休息一周,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又回到工作岗位。当时同事们都劝她回家好好休息、调理身体,可她依然坚持回校给孩子们上课。“当时快到期末考试了,如果因为我个人的原因而耽误全班孩子的学习,我心里过意不去啊!再说,临时也找不到其他老师代我的课。”就这样,她忍受着身体上的不适,承受着失去孩子的痛,又重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2009年6月,刘玉凡已经临近预产期。为了不耽误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她每天都挺着孕肚,开40分钟电动车到学校上课,从不缺课。在她临盆的日子,她还带着学生到霞山区海头中心小学考试。小学毕业考试刚结束几天,她的孩子就平安出世了。初为人母,她既兴奋又激动。她的学生闻讯纷纷给她发祝福短信。
今年8月底,刘玉凡患病住院做手术。刚做完手术不久,就到了开学季。心系学生的她,休息不到一周又重新回到教学岗位上,她的同事、学生感动不已。曾经十分调皮的女学生小陈得知情况后,特意给她发微信:“对不起,以前是我不好,我永远记得你对我的好。我工作这几年,一直牢记您的话,好好做人,好好工作。请您原谅我当年的不懂事,希望您过得好!”
无私奉献免费辅导学生功课
一直以来,刘玉凡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认真学习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制定课时计划,力求教学方法新颖。课堂上,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寓学于乐。正因为如此,她的课备受学生欢迎。
六(1)班的陈奕诚说:“刘老师刚教我们不久,但我们都很喜欢她的课,因为她讲得很生动,我们容易接受。她是我们的班主任,课后她还常常和我们聊家常,关心我们的生活。我喜欢这样的老师。”
市区家长更注重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然而,这对于乡村孩子而言,根本没有这个条件。“在农村里,许多家长都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不用说什么课后补习、检查作业之类的事了。所以,我们都非常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尽量让孩子们多学一点知识,课后给他们免费辅导功课。”刘玉凡认真地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刘玉凡任教的毕业班里,许多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中学。2009年,她被评为“霞山区优秀教师”;2011年,她获得“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资格;2015年,她获得了“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称号。
面对这些荣誉,刘玉凡谦虚地说:“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