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11日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加强和完善党的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这对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点亮了长明灯、校正了方向舵。
姑且不论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规格之高之罕见,就说这些年来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还要不要?还抓不抓?在实行现代企业治理制度的国有企业中就颇有争议、偶有异议。这次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正是对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要不要、抓不抓争议的最好回击、反正。
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国有企业的政治特色、管理手段,这一点是绝对不能动摇。但是,近年来许多国有企业,在推进以董事会、管理层、股份制为形式的现代企业治理制度和体制改革中,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不断虚化、弱化、边缘化,致使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却是处于疏忽、旁落、削弱的状态,常常是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致使企业党的组织、作风、思想、纪律等建设僵化、呆滞、薄弱,明显不利于企业当前和长远发展。
抓发展谋生存是企业的第一要务,这似乎是人所共知和天经地义。于是,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和领导管企治企理念等诸多原因,许多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唯指标、唯发展、唯业绩,对党的建设大为忽视、极为放松,企业的党建工作确确实实地被忽视、被削弱,处于被动、配角、应付的地位,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真正抓起来却是不要,各项工作开展起来都成了形式主义,做做样子,走走场子,无论是经费、活动、干部配备、管理等方面都无法落实和加强,党的建设和各种活动更是难有开展。
同时,更让人忧虑的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人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同样在国有企业里,部分党员干部信理想信念动摇、党性修养弱化、作风纪律松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制度管理松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对党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党员干部的执行不严、管理不严、监督不严,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及愈演愈烈,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因此,作为党管央企,而且是有庞大党员队伍的特大型企业,党建工作应该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
国有企业必须始终坚持“姓党”,这绝不动摇,也绝不含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落实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和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化的工程,事关党员队伍管理和党员干部建设大局,事关企业改革转型、长远发展大局,党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高瞻远瞩地重抓、驰而不息地长抓、理直气壮地实抓,只有切实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的政绩观,把党建工作摆上更加突出和重要的地位,更加重视和大力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强化党建工作的地位和功能,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和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才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强党建企的纵深建设,才能更好地形成“企建带党建、党建促企建”的良性循环、同频共振、相互促进,从而推动企业华丽改革转型和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