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刚过,人们对黄金周电影档盘点发现,国产电影票房遇冷,约15.8亿元的累计票房未能给人带来惊喜,较去年同期“缩水”近3亿元。年内国产电影票房超500亿元的目标基本无望。
曾记否,去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超过440亿元的消息,在各大媒体网站着实热闹了一阵。有人预估今年全国电影票房将达到500亿元。然而,无情的市场没有按某些人的预期发展,今年以来国产电影一直不太景气,背负着打好2016年电影票房翻身仗的国庆黄金周档期也无起色。人们不禁为中国电影市场担忧,为国产电影的质量和竞争能力担忧。
今天,人们不是缺钱看电影,更不是不喜欢看电影,关键是很难看到优秀经典的影片,很难欣赏到真正能启迪心智,给观众带来智慧和欢乐的好片。
国产电影票房下滑,暴露出电影行业诸多问题:诸如过度依赖名星,靠拙劣的剧情,有意制造噱头,甚至用庸俗不堪的情节来糊弄观众。某些影视人仿佛陷入一个误区,以为只有靠荒涎离奇的编造,俗不可耐的爱情,容貌衣着亮丽的小鮮肉才能吸引年轻观众,才能赢得票房收入。殊不知我们在欣赏优质的外国影视剧时,有的从头至尾没有暴力,没有色情,甚至没有俊男靓女,却能够热遍影院,甚至还能通过网络空间“抢”走我们不少观众。 中国电影史上不乏经典名片,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雄儿女》、《雷锋》等,每看一次,观众的心灵都受到巨大的震撼,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共鸣。这些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尊重文艺规律,贴近生活,贴近民心,真实可信,充满正能量,充满感染力,让人百看不厌。这些经典影片影响了几代人,反观现在的国产电影,这类精品太少了,市场上能够吸引观众爽快地自掏腰包,走进电影院的好片实在不多。有的电影靠砸钱,靠宣传,靠炒作,靠明星效应,没有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没有得到观众的真心认可。观众不愿再为电影市场的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买单,质量低劣的电影迟早会被观众抛弃。
电影市场呈现颓势,国产电影业界需要好好反思,需要靜下心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中国电影市场需要具有思想深度,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中国电影人更需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切实摆正创作价值取向,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电影创作团队需要走近生活,贴近人民,聚焦现实题材,关注和记录伟大时代,才能推动电影创作从“低谷”走向“高峰”。人们期盼着电影业界以优秀作品回应时代的召唤,尽快满足人民群众对电影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