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塘镇藕粉生产车间。 记者 刘兵 摄
沿着传送带,一节节莲藕进入生产线,经过冲洗、粉碎、打浆、过滤、烘干等10多个流程后,细腻的藕粉就这样产生了。这是日前记者在坡头区乾塘镇采访时看到的一幕。乾塘镇深挖莲藕产品链条,斥巨资建设藕粉生产线,实现莲藕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不过季的莲藕经济。
坡头区乾塘镇气候良好,土壤肥沃,水质清澈,盛产莲藕,素有“莲藕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随着农户创新种植方法,把莲藕从河塘引种到泥地,乾塘藕的种植技术越发成熟。乾塘人自发成立了莲藕种植合作社,社员人数成倍增加。据统计,目前乾塘镇莲藕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莲藕2000万吨。
随着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快速增长,乾塘莲藕也遭遇了丰产不丰收的窘境。作为最大的莲藕种植户,乾塘莲藕种植合作社社长李业祥感言,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乾塘莲藕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出现了季节性、地区性过剩。莲藕成熟了,不挖出来,就会烂掉,而挖出来又卖不出去,莲藕一样会坏。莲藕太多,收购商总是挑三拣四恶意压价。无奈之下,藕农只能低价卖出,实在卖不出的只能喂牛。莲藕种植进入“薄利时代”,转型升级已是刻不容缓。“必须延伸产业链,发展深加工,这样才能解决乾塘藕面临的种种问题。”李业祥说。
据介绍,乾塘莲藕种植合作社先后投入800万元,建起了藕粉厂,并引入广东省首条藕粉自动化生产线,一小时能加工莲藕7000至10000斤,整条生产线只需要7个工人。“依托深加工,让藕成为四季都能吃的食品。严格按照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采购、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原则,实行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在生产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将莲藕放上传送带,莲藕缓缓在生产线上移动,先后经过强力冲洗、粉碎、打浆、过滤、烘干等10多个流程,原本新鲜的莲藕变成了细腻的藕粉。
李业祥告诉记者,以前加工藕粉,主要是用碾米机碾压,人工过滤,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差,卫生也不过关,且需要大量人力。而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后,无论是质量还是效率都大幅提升,完全有能力消化乾塘镇所有的莲藕,种植户没有了后顾之忧,将大大提高种植积极性。
乾塘镇镇长庞媚丽表示,镇政府除大力扶持藕农科学种植、专业生产外,去年开始还组织举办荷花节,以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特有的“莲藕文化”,使乾塘莲藕的知名度得以提升。接下来将继续引导农民延长莲藕的产业链,通过深加工对成品藕做成多样食品或饮料,以提高莲藕的附加值,最终形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