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高质量植树为湛江添绿

2020-03-13 16:0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坚锋

为全面提升雷州半岛生态质量和效益,在新一年植树节来临之际,湛江农垦幸福农场所属的雷州半岛苗圃基地近百万株生态树苗木准备就绪。(据3月12日《湛江日报》)

近几年来,湛江积极探索植树造绿新模式,大力开展“巾帼林”、“清风林”等主题增绿活动,可圈可点。植树如同“精准扶贫”,要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在“精准”二字。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绩效导向,紧紧抓住湛江生态建设的“短板”,在“种什么样的树”、“形成什么样的生态景观”上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从单纯追求总量和数量,转到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为生态文明建设播撒更多的希望。

置身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之下,植树造绿的供给形式还得注入市场主力,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最佳结合点。因此,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持续创新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切实把植树造林与商业开发、乡村旅游等结合起来,大力提高“林下经济”的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水平。沿着这样路径走下去,所获得的就不光是社会效应,更有实实在在的经济与环保效益。

再者,植树造绿亦是“技术活”,要实现栽一棵、活一棵、植一片、绿一片,亟需完善市场机制进行精细化管护、精准化考核,从而不断提升树木的成活率、成林率。

当然,高质量植树造绿不能仅仅局限于特定节日的一次“挥锹培土”、“出力流汗”,还可以通过树木认捐认购、绿地认建认养来实现,最重要的是将绿色理念植入日常生活,并转化为自觉、自动、自发的环境保护行为。于此而言,无论是倡导节约一张纸、节省每一度电、少用一次性筷子、循环使用一本图书,还是践行“少开一天车、少吃一次露天烧烤”,甚至是积极主动地清理家前屋后、背街小巷的垃圾等,只要是能为生态环境汇聚“绿能量”的,这些其实都是在履行植树义务。生态环境保护的“星星之火”,必能成就碧水蓝天的“燎原”之势。

绿色是城市主色,植树造绿关乎美丽湛江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共同撸起袖子加油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