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垃圾分类无“看客”

2020-03-30 09:51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无涯

    日前,为加快推动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我市出台了《湛江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就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出具体的部署。

    (3月28日《湛江日报》)

    近日,我市出台《湛江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20年全市全面同步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今年率先在各级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公共机构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而到了2022年,市区100%物业住宅小区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这意味着,垃圾分类将成为湛江市民的一堂重要“必修课”。这堂“必修课”,上课地点可能是在家里、小区,也可能是在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没有人可以当“看客”,大家都要参与其中。

    推行垃圾分类,是一项文明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对于个人而言,这一举措可以促使更多人去学习关于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基本常识,让人们更加主动、耐心、细致地分类投放垃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对于湛江而言,垃圾分类将有助于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推动城乡文明建设,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上一层楼。垃圾分类,改变的是百姓生活,点亮的是城市文明,意义非凡。

    过去,我市也曾试点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要全面同步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仍然是任重道远。《实施方案》已经出台,我们要让垃圾分类落地落实,尤其需要在两个方面下苦功。

    一方面,是要“真”。有些地方之所以垃圾分类始终成不了气候,就是这个“真”字上没做到位。有的是在街道或社区的几个地方放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桶是“分”了,但垃圾没有“分”。一来是市民缺乏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和习惯,二来是即便分类投放了,但运输处理垃圾时还是照旧混在了一起。长期下去,分类垃圾桶就成了摆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真分类、真透明,垃圾处理的各个流程都可以向市民开放,让市民知道分类投放的垃圾最后都到了什么地方、怎样处理了,这样才能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支持。

    另一方面,是要“教”。垃圾分类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家都知道要分类,但真正实践起来要怎样分,很多人估计搞不清楚,特别是“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怎么区分,这些都需要对市民来一场知识普及的教育。《实施方案》明确,今年率先在各级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公共机构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这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些公共机构都很适合进行垃圾分类的普及教育。建议有关部门在“如何教”上多花心思,想多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教,而不是“死记硬背”。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组织学生去参观垃圾处理场,看看分类处理如何“变废为宝”,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垃圾分类的宣传漫画,参加垃圾分类闯关挑战赛之类的。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我们要积极参与其中,就从丢掉这“看客”心态做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