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牢记使命 扑下身子

2020-04-10 10:2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吴玉婷

开栏语

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正是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攻克最后堡垒、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刻。本报今起开设专栏《扶贫日志》,关注基层动态,聚焦一线扶贫,传递各级扶贫干部牢记使命、扑下身子,为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努力奋斗的心声,敬请垂注。

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吴玉婷(右三)走访贫困户家庭。(资料图片,广东医科大 供图)

掌握民情,坚定信心

2016年8月25日 晴

根据湛江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统一部署,从2016年5月份开始,由我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粤电湛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国家电投徐闻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联合挂点帮扶徐闻县新寮镇后海村。我身为医院多年的党办主任,被选派委以重任,担任后海村驻村工作队长兼驻村第一书记。

今天,后海村又是艳阳高照、天气炎热,工作队继续走访贫困户。

为了摸清后海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严格的精准识别,为后期的精准帮扶打下坚实基础,驻村3个多月以来,我积极带领工作队,紧紧依靠村干部和村民群众,常常头顶烈日,汗流浃背,走村入户,马不停蹄地奔走在乡间田野,倾听群众诉求和心声,详细了解贫困状况、致贫原因等情况。白天走访调研,晚上汇总研究,使后海村的主要情况在工作队员的脑海里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一是后海村的基本情况。后海村委会位于徐闻县新寮镇东北,距离县城76公里,是革命老区。全村总户数843户,总人口4156人,贫困户97户(其中包括地处和安镇风桥农场的23户贫困户),贫困人口349人。本村耕地面积少,仅有1246.8亩。村庄主要养殖对虾,种植水稻、番薯、香蕉、菠萝等作物。多年来,由于超强台风多次肆虐新寮岛,特别是2014年的“威马逊”、“海鸥”和2015年的“彩虹”超强台风,使群众的经济作物严重受损,经济收入明显减少,村容村貌比较贫穷落后;97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主要有因灾、因病、因学致贫等。

二是部分群众观念落后,以争当贫困户为荣,等、靠、要思想严重。

三是由于帮扶的11条自然村,分散处于新寮镇、和安镇,村与村之间最大的距离有30多公里,因此,给工作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经过3个多月的走访摸底,让我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如何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常常让我陷入了深思,反复勉励自己坚定信心,一定要用心用情、以身作则带领工作队投入到艰巨的精准帮扶工作中去。

集思广益,精准施策

2016年12月18日 阴转小雨

可能是因为驻村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忙忙碌碌,所以,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一眨眼,驻村就已有半年多。

工作队已完成前期的精准识别,现在进入制定帮扶规划和帮扶措施的阶段。为了尽快落实帮扶项目,让贫困户增加收入,工作队在反复深入调研、苦苦思考如何实施收益好、风险小的帮扶项目。

有的队员建议:后海村不是省定贫困村,是属于分散贫困户较多的村,只要按照新寮镇政府统筹安排的2—3个项目做就行了,一是省事,工作量不大;二是风险小,不用担心选错项目被问责,而且,很多帮扶点都是这样做的。

这队员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如果要高标准、严要求完成脱贫任务,就要清楚明白这一轮的精准扶贫是与以往的粗放扶贫有很大的区别。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中强调:精准扶贫就是要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于是,在我的积极引导下,工作队很快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是实施“稳得住、管长远”的项目,按照镇政府统筹的项目计划实施光伏发电、投资购买商铺等,以保证贫困户每年都有分红收益。

二是实施贫困户自主创业项目。主要是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进行自选项目。同时,工作队积极挖掘亮点,培育脱贫致富明星,有针对性地扶持一些有想法、有条件的贫困户通过发展运输业、养殖业等,以实现家庭创收,达到脱贫,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影响带动身边的一批贫困户进一步树立信心,通过辛勤付出,增加收入,达到共同脱贫致富的目的。

因此,工作队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今天又来到风桥风场的办公室,召开贫困户商议实施自主创业项目的会议。

会上,就各户贫困户实施帮扶项目议题,大家热烈讨论、各抒己见,为工作队制定每户贫困户的帮扶措施集思广益,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样做,虽然给工作队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但是,看到贫困户对自家脱贫的信心逐步建立了起来,此刻,我感到即使再苦再累也值得。

培育典型,成效显著

2020年1月15日 晴

今天,按照工作安排,三家帮扶单位的领导将到后海村进行春节慰问和扶贫工作调研活动。活动的主要议程有:召开扶贫工作会议;下户慰问贫困户;扶贫实地调研;参观扶贫项目;走访湛江市“脱贫致富明星”董威风。

由于准备工作充分,各项议程都进行得很顺利,在走访湛江市“脱贫致富明星”贫困户董威风家庭时,领导们都兴致勃勃,详细询问了解董威风家庭在帮扶前后的变化。

董威风,51岁;妻子李美和47岁,2013年患上鼻咽癌,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儿子20岁,因残疾小学毕业后一直待业;女儿12岁还在读小学;一家4口人住在一间21平方米破旧不堪的危房里,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十分贫困。

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多次与董威风交谈沟通,了解到董威风拥有农用车驾驶证。为了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充分体现一户一策的帮扶特色,驻村工作队经过认真考虑,决定为他家庭量身定做重点实施发展运输业的帮扶措施。2017年8月,驻村工作队帮助董威风筹集资金6.8万元,购置了一辆惠利牌农用货车。从此,董威风起早摸黑、不辞劳苦,靠帮人运输货物,2018年就收入近5万元。另外,董威风的儿子,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下,渐渐建立了自信心,工作积极性也调动起来,现在他靠做些力所能及的散工,一年也能为家庭创收1-2万元。2018年,董威风一家4口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董威风的住房也在2018年底完成了危房改造,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实现了“八有”,达到稳定脱贫,被评为2018年度湛江市“十大脱贫致富明星”,并影响、带动了周边一批贫困户积极行动,逐步实现稳定脱贫。

领导们了解情况后,纷纷称赞董威风这位湛江市“脱贫致富明星”,表扬驻村工作队培育“脱贫致富明星”工作卓有成效!

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上午在扶贫工作会议上简再强镇长对我们工作队的表扬,认为我们的工作在新寮镇精准扶贫工作中起到了标杆的作用,这是对后海村驻村工作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让我们备受鼓舞。

多年来,为了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们一直坚守奋战在后海村,扎实推进各项帮扶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在三年多时间里,共落实省市扶贫专项资金约484万元,省市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率达100%,帮扶单位自筹资金共约180万元,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和村集体解决实际困难,每年为111名贫困户学生落实教育补贴,为368名贫困户成员落实医疗保险,共为27户贫困户落实危房改造,帮助贫困户解决安全住房、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等困难。

由于后海村的帮扶成效显著,本人也因此荣获“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奖。

今年是精准脱贫的收官之年,我暗暗下决心:要继续带领驻村工作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竭尽全力帮助后海村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向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